詩畫翟家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譚 巖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6日 第 20 版)

一棵古樹,就是一個地標、一幅風景、一份遙遠蒼鬱的鄉愁。素有“林海”之稱的鄂西遠安,在一個叫翟家嶺的古村落,有一片古樹羣。數十棵幾百年樹齡的古樹遒勁挺拔,生生不息。

這一處風景位於荊山深處茅坪場鎮九龍崗的山嶺上。十幾幢石頭和土坯混搭的房子,依山就勢隱於萬山叢中的那一處山崗,仰着一張張古老滄桑的臉,凝望羣山逶迤。

對來這裡參觀的人,一生都居住在翟家嶺的退休教師翟維志老人,樂當嚮導,當義務講解員。年逾古稀的老人說,清朝乾隆年間,翟氏三兄弟從江西吉安出發,溯長江,轉沮水,進荊山,一路來到這裡,挽草爲記,定居下來,至今已是二十一代。

抱着落地生根、望子成材的樸素心願,翟氏人家定居下來後,植樹成了一件大事。新婚夫婦合巹之日先植樹,翟氏人家生子打喜必植樹。植活一棵樹,獎谷一斗;毀壞一棵樹,罰谷一斗。植樹護樹,進了族規,上了民約。每年清明節,在祭祖的翟氏祠堂“清明會”上,獎懲都會兌現。相傳有一個石匠——翟維志老人講得有名有姓,砍了一棵古樹上的一丫枯枝,拖回家當柴火燒了。於是,在當年的“清明會”上,他被罰雕琢石碑一塊,上刻“永禁砍伐”的碑文,立於上山路口。此後,再沒有人敢動古樹的一枝一葉。

翟家嶺掛牌的古樹有五十多棵,最古老的一棵柞木,樹牌顯示有兩百多年的樹齡。嶙峋粗碩的樹幹似一面巖壁,凸露地面的樹根盤踞。樹頂上,虯曲的枝幹向四面延伸,託舉着青天白雲,沉靜又偉岸。村中古樹多爲柞木和黃連木,林業部門已經對這些古樹掛牌保護。古樹羣樹蔭下靠山崗的石塊上,放着十幾籠蜂箱,時見出入蜂箱的蜜蜂,如同這裡的人們,編織着勤勞的生活。

山崗上的這片古樹,如站立在村落背後的一道綠色屏障。從這道綠色的屏障,從那高高的搖曳着的枝葉上,吹過的風更輕,透下的光更柔,飄過的雲更淡,也讓翟家嶺的人們生活得更祥和。

在這座古村落裡,最古老的房子據說已有兩百多年。放眼望去,依山就勢的房子大致排成三排,每排五六戶人家;彎彎曲曲的兩條巷子,之間有石階上下相連。這些石階相連的老房子,全由石頭和土坯磚混搭築建。這些外牆裸露的石頭土坯房,和村落裡的古樹一樣,古樸,沉靜。

穿行在翟家嶺的小巷子裡,南瓜藤攀爬在農戶的石院牆上,在微風中吐着莖須。遠遠地,不知誰家的院子傳來嘹亮的公雞叫聲,母雞生了蛋後的咯咯聲——這古老的村落,沉靜中充滿了煙火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