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清/孩子犯錯別對他說「活該!」
●洪仲清/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教育、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壓力管理等。
自然的後果,就是在沒有人爲干預的情況下,會發生的事。像是不吃飯,就可能會餓;走樓梯還跑跳,就可能跌倒。
在我們的文化裡,常會說「等一下你餓了,不要來找我」。等到孩子說自己餓了,罵一頓之後,再給東西吃。說「等一下怎麼樣就不管你」、「不要來找我」,結果還是管了、還是處理了,這就變成是大人自打嘴巴,下一次孩子就可能學會耍賴,話講起來雖兇狠但行爲不一定「堅定」。
如果真的跌倒了,還會說「活該」,然後一連串地罵,罵到氣急,甚至還會打孩子。然後再視情況,抱孩子起來安慰。
(另外一種極端,則會怪地板壞、樓梯壞,說要替孩子打地板、打樓梯,這對孩子幫助也不大。)
彆氣在心裡
很多時候,常看得出來,大人首先會在意自己的面子。因爲孩子不順從,氣在心裡,醞釀當中,等到孩子因爲不順從,因此有了些麻煩,那些情緒,就往已經在受苦的孩子身上倒。
這些其實是人性,看到孩子有狀況,大人難免自責(另一方面也是怕被旁人責罵)。但大人不一定意識得到這個心理歷程,所以有可能把全部的責怪,都放到孩子身上去,讓孩子承受。
明明孩子可能當時壓力就很大了,大人還會火上加油!
所以正向教養要執行,父母的成熟度真的要提升到一定的程度,自省能力也要足夠。也要夠自制,能讓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承受自然後果,而暫時不介入。
然後孩子纔會在自然後果發生的情況下,學到自然後果所帶來的學習。簡單來說,一個孩子的能力、自律、責任感,跟自然後果的承受有關。
不過,正向教養也提醒,涉及到安全、損害他人權益、健康,有些事物孩子目前還無法意識到對自己的危害,我們可以試着使用其他的教養工具。我自己的看法是,也要考慮到當時環境的狀況,譬如很難溝通的長輩在,而長輩常會把狀況搞得更復雜,讓父母壓力很大,以整體考量來說,也要考慮介入。
我再強調,正向教養在執行的時候,因爲需要足夠的耐心與時間。所以大人的狀況不佳,或者時間很緊迫,我們得斟酌彈性調整。
然後,如果是個性比較「悠閒」的孩子,或者注意力不是那麼集中的孩子(如果真的遇上這樣的孩子,各位朋友很快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我的天啊,如果自然後果的教養工具實施下去,那父母的心臟最好很健康。
不是說「自然後果」沒效,而是孩子所造成的困擾,在我們的社會裡,常常會實際影響到父母。本來只是旁人的眼光,後來不是隻有眼光,還可能會有相應的行動,像是看不下去的長輩,可能開始教訓父母,或者不管父母,直接介入。就算完全沒有其他人的因素,即便再搭配其他教養工具,這樣訓練孩子的時間,也可能斷斷續續長達好幾個月。
別誤會,我很支持「自然後果」這個教養工具,可是那要在大家能承受的範圍,包括父母。還有,在特殊狀況下,孩子的能力受限,是不是能從自然後果學到教訓,這也不一定。
所以還是老話一句,正向教養一整套的教養工具,可以搭配使用,需要反覆練習與熟悉。像是「對孩子放手」、「家庭會議」、「犯錯」、「運用單詞法」、「破解孩子心中的密碼」……,以我來說,頭腦不夠用的時候,真的想不到那麼多。
我常常會回到跟自己互動的方式,延伸出來,再試着跟不同人、不同孩子互動。我對我自己很友善,也很願意傾聽、重視情緒,所以如果在我能力範圍內,考慮到安全、界線、是否影響他人權益等前提,我也會試着用類似的方式對待人。
技術、工具或許很多,但是我自己也記不了那麼多。我只能抓穩自己的態度,態度是我最在意的核心。祝福您!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洪仲清臨牀心理師」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