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鵬丟了一員猛將

6月底,在小鵬G6上市發佈會上,時任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和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坐在一起,接受媒體採訪。當時有媒體提問,爲何與吳新宙上次見面只隔了兩個多月時間,他的膚色明顯黑了幾個度,“是不是最近跑北京(業務)的難度比較大?”

面對媒體善意的調侃,吳新宙笑着迴應:“不好意思,黑很多跟北京沒關係,前段時間曬得比較多,具體就不講了。”何小鵬也在旁邊打圓場,說他變黑,是因爲公司最近在做國際化。

本來這是一幅高層之間歲月靜好的畫面。但8月2日,業內有消息傳出,吳新宙即將離職小鵬汽車,加入全球芯片行業巨頭英偉達,或將任職全球高級副總裁一職,並向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兼CEO黃仁勳彙報。

聽到吳新宙離職的消息,外界更多的反應是驚訝。畢竟吳新宙加入小鵬汽車之後,公司的自研之路才走上正軌,並且他全面主導了小鵬的自動駕駛技術路徑與落地,是搭建智能駕駛核心團隊與架構的靈魂人物。

此番他一走,在衆多造車新勢力中,以智能駕駛見長,並把它作爲重要賣點的小鵬汽車,該何去何從?

他是小鵬智駕“靈魂”人物

離職消息被媒體爆出後,8月2日晚上7點43分,何小鵬發微博,講了吳新宙離職的前因後果,並配上一張兩人互相搭着肩膀的合影。

9分鐘後,吳新宙也在個人微博寫道:“分別的時候來臨。千萬不捨,但是相信小鵬堅實的團隊和體系依然可以推動輔助駕駛向前,直到無人駕駛的到來。”尾部同樣配上了那張兩人笑意盈盈的合影。

至此,媒體的爆料被完全證實。

▲(左:吳新宙,右:何小鵬。圖源/吳新宙微博)

據何小鵬透露,吳新宙早在2022年下半年就表示要回到美國。“裡面原因很多,但是我非常尊重和認可他的思考。”並且,他對吳新宙在長達近一年的工作交接中,還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表示感謝。

對於吳新宙的新崗位,何小鵬說,“新宙會成爲全球知名公司的最高等級華人高管,並繼續在芯片等多個方面和小鵬深度合作,我期待他的事業再攀高峰,我也期望我們將來在全球更多領域的深度合作。”

吳新宙本人也隔空迴應何小鵬,表示自己五年前,越過重洋來到小鵬,加入了一個風起雲涌,激動人心的賽道。“這裡,有小鵬對智能化的遠見和堅持……何其幸運,何其感恩。”

翻開吳新宙履歷,他於1993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系,並於1998年6月獲得了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學位,後赴美留學。之後,他獲得了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電機工程碩士學位,以及該校的電機工程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後,吳新宙在2006年加入高通,任職13年之久,職位做到了高級工程總監。

在領英的自我介紹中,他曾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經驗:“帶領高通自動駕駛團隊,專注於將高通的技術與計算平臺、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等結合,面向自動駕駛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2019年3月,在何小鵬的邀請下,吳新宙加入了小鵬汽車,擔任小鵬汽車智能駕駛業務副總裁,全面負責小鵬智能輔助駕駛美國及國內的整體技術路線規劃、業務及團隊管理。

因何小鵬對自研的信心很足,吳新宙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到,“小鵬對我這邊基本上是放手的狀態,基本沒有干預。實際上,他是不停地給我各種各樣的支持。”

於是,吳新宙來到小鵬汽車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技術框架定下來;其次是組建團隊,網羅最好的技術人才。

有了兩人的雙向奔赴,吳新宙開始全面主導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路徑與落地,逐漸有了HNGP(高速輔助駕駛),CNGP(城市輔助駕駛)和XNGP(小鵬智能輔助駕駛),開創了中國品牌落地高階輔助駕駛的先例。

2019年底,感知、規控和地圖三大團隊基本搭建完畢。很快,在吳新宙的領導下,小鵬汽車後續還完成了高速NGP和城市NGP的落地。

2021年1月,小鵬依靠高精地圖很快量產了高速NGP,在全量推送高速NGP之前,團隊內部已經開始討論城市NGP的事了。但彼時,小鵬的自動駕駛團隊仍用着那顆算力僅爲30 TOPS的英偉達Xavier芯片。

在Xavier上做城市NGP,吳新宙很有信心。他在基於Xavier芯片30 TOPS算力平臺推出了高速NGP功能。更是於2021年將小鵬汽車的感知算法模塊推倒重來,引入BEV+Transformer感知新技術。

BEV,全稱Bird's Eye View,可譯爲鳥瞰圖,也被稱爲上帝視角。BEV感知系統,就是將多個攝像頭或雷達得到的視覺信息轉換至鳥瞰視角,然後進行相關感知任務。而Transformer模型,負責對信息進行處理,最早是特斯拉將其引入自動駕駛領域。

一位自動駕駛芯片公司的人士告訴「市界」,這方面小鵬一直在模仿特斯拉,“相對而言,特斯拉的方案具有先進性,小鵬的方案在國內是更能功能化的東西。”

高速NGP依靠高精地圖解決的是感知層面的問題,但城市NGP要解決的大部分是規控問題,而Xavier芯片的算力無法承受越來越龐大的算法系統,小鵬不得不切換新的計算平臺,重構算法。

用上單顆算力爲254 TOPS的英偉達OrinX芯片後,2022年10月,小鵬汽車的城市NGP功能在小鵬P5車型上率先搭載,成爲國內首個量產落地城市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的汽車公司。

▲(2022年3月5日,上海,新能源電動車品牌小鵬汽車體驗店。圖源/視覺中國)

不過,由於高精度地圖存在高成本、維護更新頻率低等問題,其在城市NGP的應用上有難度。業內普遍認爲,過分依賴高精度地圖會讓自動駕駛普及起來更爲困難。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小鵬的第一個城市NPG功能是在深圳開發的,這個方案耗時了兩年多才對外開放,大部分的人力都投入在了地圖上。

爲此,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走“去高精地圖”的模式。吳新宙也果斷決定,新的XNGP將使用去高精地圖的技術路線。

2023年3月,小鵬汽車公佈了第二代智能輔助駕駛系統XNGP,其“AI代駕”模式可在沒有高精地圖覆蓋的區域,根據用戶習慣,個性化定製智能駕駛路線。

何小鵬表示,AI代駕模式的底層是基於無圖的模式形成的,在城市場景下,假設無圖模式下,城市輔助駕駛可以做到平均分85分,他認爲AI代駕模式可以提高至90分甚至達到95分。

上述業內人士提到,XNGP用新的BEV加網絡佔用的方案,能夠提升感知效果。在感知效果提升的情況下,他們的負擔減輕了很多,開放的能力也就加強了。用他的話說,“吳新宙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

繼任者挑戰不小

目前,小鵬的自動駕駛團隊已有1200多人。據悉,此次除了吳新宙離職之外,小鵬汽車的另一名智能駕駛的骨幹自動駕駛AI負責人劉蘭個川也已離職。

在G6上市發佈會上,何小鵬曾說:“特別喜歡吳新宙跟他的團隊。因吳新宙的團隊在很多研發中心,都先把地基打好,一步一步建房子,而不是一開始快速做出東西。”

如今骨幹離職,很難說對小鵬汽車完全沒有一點影響。

不過,何小鵬表示,去年下半年吳新宙提出要回美國後,他倆在此後的十個月裡,一起確定了全新的工作模式,架構上、組織上都做了不少提前和主動的優化和迭代,也很早選擇了李力耕來接手AD(自動駕駛)團隊。

“因爲已經準備了近一年,我相信團隊和業務的過渡會是很流暢的。”何小鵬說,此外,他也將繼續親自帶領自動駕駛和研發團隊,並將重構小鵬汽車的智能團隊,將AD、座艙、機器大腦、EEA及多個創新項目,整合爲更強大的智能團隊,並且增加智能規劃和運營團隊。

據瞭解,接替吳新宙位置的李力耘,是80後,比吳新宙小約十歲,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後獲得美國紐約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

2013年,他博士畢業後入職Linkedin,後加入過百度硅谷研發中心、京東硅谷研發中心X實驗室架構師,負責無人駕駛的決策規劃方向。

2019年6月,李力耘出任小鵬汽車自動駕駛高級總監、智能駕駛決策規劃算法和模擬器方向負責人,負責小鵬汽車高速和城市自主導航輔助駕駛系統NGP的研發。

有自動駕駛的行業人士認爲,吳新宙的離開,或許對小鵬影響不大。“小鵬的技術架構還是以特斯拉爲參考。大領導的角色主要在溝通和架構確定方面。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一線工程師,東西都能做出來。第二個就是基建,國內自動駕駛廠商的基建,最近幾年纔開始作爲一個很重要的部門投入。”

所謂的基建,包含數據的產生、處理和模型的訓練等GPU,能夠形成整個自動駕駛的功能閉環,然後不停地迭代。目前,小鵬的技術相對成熟,GPU都是在自己的服務器上。

▲(圖源/視覺中國)

其實,2022年底以來,小鵬汽車就發起了一系列的人事變革。組織架構調整還遠未結束。

何小鵬本人也表示,公司的組織變革只走了第一部分,之後還有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儘管已經做好了準備,但這次“靈魂人物”離開後,小鵬的智能駕駛要面臨的外部市場競爭壓力更大了。

今年以來,無論車企還是互聯網科技公司,均加入到城市NOA(全稱Navigate on Autopilot,即“導航輔助駕駛”,部分廠商稱之爲“高階輔助駕駛”)競爭中。

業內認爲,不管是小鵬說的NGP(智能導航輔助駕駛)、蔚來提出的NOP(領航輔助功能),還是華爲NCA(智駕領航輔助),只是不同車企的叫法不同而已,其技術實現的基本功能和內在邏輯都是一樣的。

華西證券表示,2023年是城市NOA落地元年,今年下半年,城市NOA有望較大規模釋放,催化智能駕駛行情。

理想汽車將於年底完成100個城市的落地推送;蔚來的NOP+已經於今年7月份正式發佈,NOP+增強領航輔助功能在北京五環內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線;華爲的城市NOA將在今年三季度實現15個無圖城市的落地,四季度新增到30個無圖城市的落地,年底達到45個等等。

而小鵬的目標是,今年下半年XNGP將在約50個城市落地,明年將擴展到約200個城市。

一位熟悉小鵬的行業人士表示,在類似特斯拉的架構下,小鵬能做的事兒還有很多,只要技術方向是確定的,誰接手都是一樣。“自動駕駛的技術是不斷革新的,在基礎設施完善的情況下,反而年輕人可能會更具有創造性。”

吳新宙也在最近一次採訪中表示,自動駕駛不是一個廣告學,是一個非常紮實的工程,需要很大的積累。自動駕駛有三個東西都很重要,技術、團隊、體系,每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不管是目前的位置、還是迭代速度都有優勢,對自己要有信心。”

作者 | 楊 俏

編輯 | 田晏林

運營 | 劉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