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產業裝上創新“馬達”
“聰明”的水下機器人、靈活的海帶打結機、節能環保的魚膏生產線……12月16日,在首屆海洋領域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科研成果展示交易會上,參展商威海浦鯨智能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叢祝偉在展會上轉了一圈,忍不住感嘆說:“真是大開眼界,沒想到,我們海洋領域已經有了這麼多自動化裝備。”
首屆海洋領域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科研成果展示交易會舉行。本報記者 楊正 攝
魚頭尾切分機,比傳統人工操作綜合效率提高10倍以上;冷凍扇貝柱加工生產線,在人員減少60%的情況下,產量還能翻一倍;雙螺旋海帶打結機,打結效率1.5秒/個,成功率95%以上……來自全市釣具製造、船舶修造、海水增養殖、水產品加工等領域的近30家單位,集中展示和發佈了56臺(套)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把近年來我市推進“機器換人”取得的成果呈現得淋漓盡致。
威海擁有近千公里海岸線,海洋資源豐富,但在發展中依然存在海洋產業產值高但附加值低,“招工難”“用工荒”等問題。“無論是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還是到生產一線走訪,企業普遍反映‘招不到人’。”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說,加快“機器換人”便成了“最優解”。
今年,我市將科技創新列爲需要“高度關注、着力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推進海洋裝備業向智能轉型,向創新要生產力、要附加值。這次展會,便是我市海洋產業轉型升級階段性的成果展示。
成果來自企業的積極探索,而探索的背後則得益於我市良好的創新生態。在展會現場,基於MVR循環處理技術的節能環保魚膏生產線、冷凍扇貝腸切段機等不少自動化設備,均來自威海本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他們帶來的設備不僅個個都是“高精尖”,定睛一瞧,還與我市海洋產業發展密切相關。
這也說明,在我市構建的“1+4+N”創新平臺體系下,良好的創新生態正催生一批科研成果走向生產一線。據全省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評估顯示,我市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居全省第4位,創新環境指數居第2位,企業創新指數居第3位……“1+4+N”創新平臺體系建設下的威海穩居創新“第一梯隊”。
今年,我市還圍繞海藻、金槍魚、牡蠣等海洋領域,發揮產業鏈上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等單位的帶動作用和創新能力,組建了威海市海藻技術創新中心、威海市金槍魚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威海市牡蠣技術創新中心等7個市級創新技術中心。
“這些創新技術中心圍繞產業鏈領域的‘卡脖子’技術,整合各類創新資源,共同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難題,同時加速行業內前沿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突破以及重大科技成果的中試熟化、產業化進程,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如果說“1+4+N”創新平臺鋪設了科技創新的“橫座標”,那麼我市率先推行的“揭榜掛帥”機制創新則是“縱座標”。只有兩個“座標”同時延伸,科技創新工作才能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提升。
在當天的開幕式上,我市圍繞水產品加工和釣具製造等領域,以“揭榜掛帥”模式發佈了三大技術需求榜單,這已是今年我市第三次在公開場合“發榜”。
從今年5月,首次將“揭榜掛帥”機制應用於魷魚加工領域,到9月初,威海福瑞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的魷魚加工自動化裝備正式“上崗”。四個月的時間,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這得益於“揭榜掛帥”機制將技術與企業需求直接掛鉤,實現需求端、供給端、服務端的“三端”協同發力。
如今,經過大半年時間沉澱,“揭榜掛帥”機制已在全市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新醫藥與醫療器械等多個產業領域推廣應用。
隨着一張張“求賢令”和“英雄帖”的發佈,一個個科研成果的誕生,既激活了全市海洋產業科技創新的原動力,又提升了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也愈發重要。
■記者手記
兩個“座標”同時發力
市委十五屆十二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在海洋經濟轉型發展上爭先。海洋是威海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實現海洋經濟轉型發展迫切需要科技創新的強力支撐和推動。在首屆海洋領域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科研成果展示交易會上,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的集中展示,讓我們看到了我市推動海洋經濟轉型發展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效,也對未來發展更加充滿信心。
收穫成果的同時,也要看到轉型發展中的問題和不足——科技支撐能力仍需進一步加強。當前,我市海洋二產仍以水產加工、傳統制造爲主,隨着勞動力、資源、環境成本的不斷上升,原有的優勢正在逐步消失,因此,尋求科技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更加迫切。
“1+4+N”創新平臺鋪設了我市科技創新的“橫座標”,在這個平臺體系下,一批重量級的海洋科研機構和創新平臺,成爲我市海洋經濟轉型發展的驅動內核。而“揭榜掛帥”機制創新這個“縱座標”,則引導着更多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大規模推進“機器換人”,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改造。只有兩個“座標”同時發力,才能確保我市在海洋產業領域始終佔據引領制高點。
zhuan發讓更多人知道~~
籤審:馬春紅
審覈:劉倩倩
編輯:王好潔
文字記者: 張 宇
|聲明:原創作品|
版權歸威海日報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