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正視《開羅宣言》的歷史遺產(陳彥熾)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在當今中國大陸與美國競逐、俄烏和以巴戰火綿延,臺海及世界局勢前途混沌未明的時刻,《開羅宣言》80週年有相當深刻的歷史意義。1943年,同盟國在歐亞戰場皆取得重大勝利,其中國軍取得鄂西、常德會戰的勝利,在中國戰場牽制大量日軍並策應美軍在太平洋的攻勢。此時德、日已經是強弩之末,於是主要盟國進一步籌劃戰後國際秩序,於該年11月底召開開羅會議,經過蔣中正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的討論, 12月1日共同發佈《開羅宣言》。《開羅宣言》確定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並使日本竊取於中國之領土包括東北、臺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韓國獨立,以及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才能結束戰爭。
有論者稱《開羅宣言》只是「宣言」,否認其國際法效力,並聲稱日本在《舊金山和約》放棄臺灣後,並沒有明確將臺灣歸屬於任何一國,藉此主張「臺灣地位未定論」。實際上,根據《維也納條約法》第二條,名稱並不會影響條約效力,如1978年的「愛琴海大陸礁層案」,聯合公報也可以成爲國際協定。此外,一份文件是否被視爲國際條約,亦可視其是否收錄於國家的條約彙編,如美國國務院所出版《美國1776-1949條約及國際協定彙編》將《開羅宣言》列入,可見《開羅宣言》是具有法理效力的文件。而《舊金山和約》第八條規定,日本必須承認同盟國自1939 年9月1日起爲結束戰爭狀態,而訂立的一切國際條約的效力;第二十六條規定,日本必須與同盟國成員另行訂立雙邊條約。《舊金山和約》實際上重申了《開羅宣言》的內容,也使日本與中華民國在1952年4月28日簽署《中日和平條約》,至此臺灣、澎湖迴歸中華民國,已毫無疑問。
主張「臺灣地位未定論」、否定《開羅宣言》者,其背後動機,是對日本「殖民現代性」的肯定,以及對中華民國治理臺灣正當性的否定,認爲「臺灣地位未定論」可以使臺灣脫離國共衝突、置身事外。實際上,日本在臺灣的殖民地式經濟,不讓臺灣有發展關鍵性技術的機會,同時與臺灣地主合作剝削農民以維護其殖民統治,這樣畸形的發展模式,即使臺灣真的獨立了,讓親美日的地主買辦階級繼續維持支配地位,也不過是另一種中美洲的「香蕉共和國」罷了。而國共兩黨的革命,是爲了迴應近代中國的發展問題,當中因爲追求理想的意識形態的衝突,造成白色恐怖與紅色恐怖的代價,不過意識形態的競爭也是發展的動力。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使臺灣承接了來自大陸的資金、技術、人才,同時爲了與中共競爭以強化自身正當性,將臺灣視爲三民主義模範省加以建設,使臺灣成爲發達經濟體,臺灣人民也享有許多日據時期所沒有的平等權利。
今天的臺灣,必須正視《開羅宣言》的歷史遺產,承認中華民國合法治理臺灣的事實,尊重不同族羣的歷史記憶,在此前提下對中華民國的制度和政策進行問責,如此才能真正提升社會民生的整體環境。同時,肯定《開羅宣言》有助於臺灣更有自信的面對大陸與世界。《開羅宣言》代表臺灣人成爲戰勝國中華民國的國民,中華民國的奮鬥歷程,對於中國革命與現代化,以及世界和平都有相當的貢獻;此一連結兩岸、與世界接軌的橋樑,棄之不用相當可惜。肯定《開羅宣言》,意即臺灣不會是單方面被對岸惡霸欺凌的小島、只能當美國的刺蝟茍延殘喘,而是中華民國及數千年中國歷史文化的繼承者,兩岸因爲意識形態分歧而分治,但在雙方憲法及國際法上終究同屬一中。傳統中華文化追求民生小康、世界大同的理想,臺灣除了反求諸己外,也有權關心並敦促大陸應對種種問題,讓「中國式現代化」真正普惠民生,而不只是資本主義的遊戲。《開羅宣言》使兩岸在政治同屬一中,臺灣得以承接中華民國的歷史資產,但兩岸心理的隔閡與衝突仍然存在,構成中華民族和平發展的重大挑戰,考驗着兩岸執政者雙方的智慧。(作者爲臺大歷史系碩士生)
※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