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消費不振之貨幣發行制約(胡海鷗)

中國消費不足嚴重製約經濟結構的理順和持續發展,更重要原因是買外匯人民幣方式的阻滯。(shutterstock)

中國的消費不足嚴重製約經濟結構的理順和持續發展,很多人說是醫療教育養老住房改革滯後惹的禍,後顧之憂太多,不敢消費。筆者認同這種判斷,但筆者卻認爲,更重要原因是買外匯發人民幣方式的阻滯。

經濟運行靠賣掉。只要能賣掉,就有訂單就業和經濟繁榮,否則,經濟勢必低迷。賣掉的最重要需求是消費。米帝的消費佔GDP70%,它要賣掉剩下的30%相對容易。我國的消費只有35%,如果考慮9.64億人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則消費水準更低。不能將高達65%的商品賣掉,則失業增加,經濟震盪。而要將這些商品賣掉,則只能追加投資出口。投資多,產能更大,消費上不去,則未來更賣不掉;出口多,本國資源耗盡,環境生態破壞,咋辦?兩者疊加,經濟結構難免紊亂。

所以人間正道是消費,所以黨中央強調要拉動消費。提升消費固然需要從醫療、教育、養老和住房等方面消除公衆的後顧之憂,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手中的錢值錢,現在的人民幣發行方式使得他們手中的錢水分越來越多,再加上以上四個因素,他們怎麼敢消費呢?

如果人民幣發行,像老美那樣買國債政府拿到錢去買公衆的商品勞務,公衆拿錢納稅,買政府的公共服務,這錢就被財政拿去贖回到期的國債。紙幣實現了政府購買公衆商品,公衆購買政府服務後,徹底退出消失。公衆接受印刷成本的紙幣,沒有額外損失。政府用它買公衆的商品勞務,最後被公衆購買公共服務所抵消,也沒有得到額外好處。如果政府某個時期多買國債,多發紙幣,下個時期,政府就用更多的稅收來還,整個時期中貨幣供給因最終都能退出而不增加。

如果買外匯發貨幣,公衆將出口掙來的外匯賣給人行,人行給公衆人民幣,公衆用以納稅,政府收到稅款後,沒有理由將人民幣交還人行,而是繼買公衆的商品勞務。這就是說,增發人民幣不會退出流通,而是回到流通中繼續週轉。可以設想,一個社會有商品和貨幣兩個系統,它們的交點價格。如果兩個系統數量同步變化,則價格保持穩定,否則,勢必走高或者走低。在買國債的發行中,新增紙幣完成交易退出流通,流通中商品多了,貨幣少了,物價趨於下降。

這不能不是米國物價比我們低,創新能力比我們強的重要原因,他們不靠創新來降低成本,經濟無法持續增長。在買外匯的人民幣發行中,商品系統由於出口的增加而減少,貨幣系統由於貨幣的注入而增加,兩系統交點價格勢必大幅度上升。物價上漲就是公衆名義收入不變,而實際收入減少,他們的消費勢必陷入「非不想也,乃不能也」的尷尬!

買外匯發人民幣就是不斷地向流通中注入貨幣,儘管央行可以發行央票,收回多發人民幣,但是央票到期償還與公共服務和稅收無關,它沒有迴流管道和制度安排,所以只能發新票償舊票。增發人民幣只是暫時退出流通,但隨央票償還而重新進入流通,不僅無法徹底消失,甚至還要累積增長成資金堰塞湖

與此存量貨幣堆積對應的是公衆財富的相應減少,政府用僅含印刷成本的紙幣換取公衆流血流汗掙來的外匯,就是財富不斷向政府集中。政府可以用它購買國外產品,其實力就越來越強。同時,不僅公衆增量人民幣購買力下降,存量財富也被嚴重稀釋。有人統計,從1986-2017年,人民幣購買力跌掉80%。這幾十年來,人民幣供給增長的速度在10%以上,它的基數是貨幣供給量,而貨幣供給量是GDP的兩倍,所以增發人民幣佔GDP的比重爲20%,扣除18%的各類稅,40%的儲蓄率,滿打滿算,消費35%已經相當高估了。這裡不討論產業結構紊亂造成的財政虛收,缺乏保障和貧富不均推高的儲蓄等。

只有將人民幣發行方式由買外匯轉移爲買國債,才能避免財富向政府集中,增發人民幣及時退出消失,幣值穩定,財富不稀釋,消費才能回升,經濟結構才能理順。政府將是如此轉型的最大受益者,因爲財政稅收可以避免買外匯發行的竭澤而漁,轉移到經濟增長,稅基擴大的穩妥基礎上。

作者大陸學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