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金門模式」恐將套用在黃巖島(雁默)
520前夕,大陸14日下午再度出動5艘海警船編隊航入我金門限制水域,海巡署派遣6艘巡防艇對應並廣播驅離。(海巡署提供/於家麒金門傳真)
逐漸消失在新聞版面的「0214金門撞船事件」,其實並沒有不了了之,雖兩岸都並未再高調處理此一事件,且和平鴿聲還不絕於耳,但大陸當局對此事件已展開行動,「金門模式」逐漸露出全貌。
金門海域已被「沒收」,整個流程所產生的制度性模式接近完備,樣貌就在5月8日由福建海事局統籌的「安海2024」漁業安全救援演練。
根據大陸半官方宣傳部門「玉淵譚天」對此演習的說明,參與單位除了海警,還包含海監,漁政,救助等多部門合作,「12艘參演船隻克服了惡劣海況,以商漁船碰撞事故爲模擬演練場景,協作展開救援演練,進行了長時間多項科目演練」。
海警負責打擊海上犯罪,漁政負責護漁,海事負責搜救,海監負責開發,各部門合作構成海洋管轄權。保護兩岸漁民,民間船舶,打擊兩岸間的非法活動,執行搜救,並監督各種海洋開發作業,這就是所謂的「金門模式」。
一整套的制度模式,未來將擴及到澎湖,甚至臺灣東部。此前曾說過,臺灣周邊海域都將被大陸內海化,對岸永遠在等待合適時機正式實施,而「0214金門撞船事件」與管碧玲,無疑是意外的推手。
此外,拜登政府鞏固第一島鏈的設想是,東海,臺海,南海連成一面,以達到地緣上的圍中目標,這些「猴急」的作爲,迫使北京不得不將「三海」問題一併考慮,並推出儘可能「面面俱到」的制度性對策。
美軍將中導飛彈放在北呂宋島,加上菲律賓的不斷挑釁,中方不可能毫無反應。但北京的行事風格是謀定而後動,先找最能操之在己的層面下手,然後產生標準模式,再複製到更棘手的地區。
白話說,「金門模式」恐怕就是北京因應「三海」問題的標準模式,因爲此一模式是將海警,漁政,海事等「非軍事單位」推到第一線應變,能一定程度避免軍事部門的直接衝突,適合在中國家門口實施。換言之,「金門模式」應就是中國海權思維裡的「護欄」。
看結果,大陸沒收金門海域基本沒有阻礙,但模式若套用在澎湖,挑戰性就比較大,如何在和平訴求下,既能達到沒收之效,又能避免過激的衝突,考驗「金門模式」在其他海域的可操作性。
「三海」問題的應對策略,不一定要按照臺海,南海,東海的順序一一處理,北京也可以處理完金門馬祖後,順着時局決定下一個目標。而看樣子,呂宋島旁邊的黃巖島可能就是下一個。
5月13日,中方於黃巖島進行常態化訓練,首度釋出黃巖島空拍畫面,顯示大陸漁船在該海域作業,可謂對美菲近來的挑釁,做出了針對性迴應。
黃巖島是中菲南海爭端裡最敏感的「G點」,一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島嶼,一旦被掌握控制權的中方打造爲軍事基地,美軍將更難在此實施各種威懾。而爲求與東南亞國家打好關係,北京遲遲沒有在黃巖島填海造島,但小馬可仕的親美遠中政策,卻爲北京軍事化黃巖島鋪了紅毯。
由於黃巖島的高度敏感性,一旦開啓填海造島作業,勢必引發區域緊張,因此,分階段武裝黃巖島是比較可行的策略。
如果開啓造島作業是最後一個階段,那麼中間階段就應是透過大陸各相關部門的協作,實施各種海上維權,當前,「金門模式」就很適合作爲「預先舖陳」。而5月13日的黃巖島常態化訓練,暗示着規模更大的類似演訓不久就會出現。
菲律賓現在炒作離仁愛礁不遠的先賓礁,稱北京要在該處填海造島,那只是仁愛礁事件的延伸議題,吵架用的。北京真要反制,當然不會選擇重要性不高的先賓礁,而會直接處理黃巖島。
海權思想的基本概念,就是「佔點」(島、礁),「控線」(海上交通線),「制面」(海域控制權),一旦黃巖島軍事化,那麼中方就能將控制下的西沙羣島,黃巖島與南邊的永暑礁形成一個面,高度控制南海海域。
與兩岸關係類似,原本中菲關係好的時候,黃巖島問題可以擱置,形成「島礁各表」的默契,但關係差了以後,沒有各表的善意與空間,那就是在等待攤牌時機了。
臺灣本來控制着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兩個重要水道,甚至在南海也有據點,確實可以思考走向「海權」的各種安排,但蔡英文執政八年,基本把臺灣搞成美國禁臠,因此無論是巴士海峽或南海,都是美軍在實質控制。蔡英文,賴清德連太平島都不敢去,就別提什麼海權思維了。
臺灣海峽,美國控制不了,北京順勢沒收,而未來若黃巖島也實施「金門模式」,那麼替臺灣漁民維權的,就是大陸海警等單位,屏東漁民早就不敢前往的漁場,將會出現更有力的靠山。
「金門模式」不但不違背當前北京的和平戰略,還能避免軍事上的直接衝突,所以該模式很有複製意義,「三海」皆實施「金門模式」,意在使美國借代理人戰爭削弱中國的夢想幻滅。
日菲在此情勢下,其實也已着手擴大海警組織應變,這意味着未來東海,南海,甚至臺海可能都會有零星的小規模衝突。真正在第一線「打仗」的,都是各方的海警。
換言之,「0214金門撞船事件」可說啓發了北京,民進黨「功不可沒」,而第一個蒙受損失的,就是臺灣。(作者爲專欄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