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悠縱/被捆綁的手:在臺東傳教50年的葛德神父80歲了

天主教白冷會的葛德神父(Rev. Ernst Gassner)到哪裡傳教都帶着這張照片。(圖/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提供,下同)

文/郭悠

瑞士白冷外方傳教會(Bethlehem Mission Society)是一個發源於瑞士中部的天主教男修會。白冷會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爲在某些聖經的版本里將伯利恆(Bethlehem)譯作白冷城,修會的中文譯名便簡稱爲白冷會。1953年第一批的白冷會會士抵達臺灣,從當時至今日共有36位白冷會士在臺灣服務過,他們在臺從事傳教與扶助弱勢工作半生之久,即使離開臺灣,仍對這片土地懷有深刻的感情,臺灣是他們心頭永遠的掛念,有些還會把臺灣當成家,在自己服務的院區度過人生最後的歲月。

白冷會的神父和修士的人生行到暮年,最大的願望就是聖經的話語能在行動中持續下去。多年來,白冷會在臺的傳教工作以扶助弱勢爲宗旨,除了曾在臺東地區建立的公東高工東區職訓中心外,臺東的救星教養院也有過德國專業治療師的白冷會會士駐院病童服務、進行偏鄉家庭談訪,並開設病童早療站。白冷會也曾派遣瑞德兩國的專業社工與社會學會士,在天主教新竹教區各大外勞服務中心,爲外籍勞工發聲,爭取權益。

瑪竇福音25章裡耶穌說到:「你們對我最小的一個弟兄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這句即是所有白冷會的會士心裡念茲在茲聖言,力求身體力行爲弱勢服務,而不張揚。臺灣各地的社福團體裡都曾有過臺冷會會士的身影。目前在臺灣仍有高雄2位神父,以及臺東3位神父與1位修士。6位長者的平均年齡已逾80,仍不倦於傳教工作。目前臺灣白冷會的會長爲葛德神父。

羅馬巡撫彼拉多的一道命令,被判處死刑的耶穌雙手被綁起,隨後便被釘在十字架上。這一幕,被解釋爲神的旨意,也是許多基督宗教的藝術創作的來源。一雙被捆綁的手,飢瘦,暴露青筋,栩栩如生地雕刻在木頭上。

▼木雕上耶穌受捆的雙手被拍成一張特寫,這是葛神父最愛的一張照片。

1964 年他搭着從法國馬賽出發的船,航向亞洲,只帶着簡單的隨身行李和幾個木箱。當時葛神父的目的地是臺灣的基隆,路途中頗險阻,並不順利,在新加坡時機械故障,船公司給船上的乘客分別買了機票,完成既定的旅途。但他只能帶着有限的行李繼續前進,就此和他的幾個木箱分離了,當中也包括了最喜歡的這幅相片。1964 年9月9日他抵達了臺灣,開始了一連串的訓練,他先到新竹學習語言。修會在與船公司多次聯繫後,終於得知這些行李被放置在基隆港的倉庫。木箱失蹤了半年,失而復得,葛神父內心非常激動,往後在臺灣的歲月裡,這幅相片隨着他到過每一個傳教的教堂

彼拉多的一道命令和耶穌的受難是葛神父終身的啓示,每每凝視這幅逼真的特寫照片,他進入默想,提醒自己:彼拉多找不到耶穌的罪狀,其實可以赦免無罪的耶穌;耶穌其實也能輕易讓自己免於死刑,省去牢獄之災。然而他們倆人都沒有讓這件事發生,最後耶穌受難,世人得以看見基督。創造世間萬物的上主並沒有展現神蹟,讓耶穌脫難,因爲世事必須依着脈絡發展。耶穌必須被定罪是當時猶太人社會的一股力量,耶穌必須受難,這些無以承受的必須便是當時社會的脈絡。

葛神父在傳教的歲月中一再提醒自己,有時事情要有順利的發展,我們只能祈求,卻不能用干預的力量讓一個期待的結果發生。在過程裡,順着情況,他耐心地等待,把自己交給天父。那雙受捆的手,失去了力氣,不做任何掙扎,就是把自己交出去了。耶穌把自己交出去的對象不是強大的政治力量,不是當時的輿論,不是羅馬的權勢,而是創造世間萬物的天父。受難是神的旨意,世人得以聽到福音。

他在述說着他對這幅照片的感情時,語速平緩,神態自然。記憶已有缺洞,他卻是一如平常的對我們有耐心回答問題。他把自己交給了天父,在臺灣傳教50餘年,泛黃照片裡年輕神父,如今已是皺紋深刻的老者。如同我第一天見到他一樣,他總是穿着簡單,生活有序。不在總會忙碌的日子,也不在外地傳教的日子,他一定回到東河的教堂居所裡。每日清晨起牀後,不疾不徐開始規律的傳教工作,儘管忙碌內心總是平靜。我永遠記得他在東海岸線上騎着摩托車的身影,那安安穩穩語速中落下的聖經文字,在彌撒裡他領着大家全然地把自己交給天父。葛神父,生日快樂!

認識白冷會:【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官方臉書專頁

編按:白冷會會士葛德神父(Rev. Ernst Gassner),於1936年2月21日生於瑞士的加索(Chiasso,位於阿爾卑斯山南方的義大利語區)。1964年9月9日抵達臺灣,1966年從耶穌會所設立的新竹華語學院畢業後,先後在臺東、蘭嶼等地服務,來臺已近52年。

▼葛德神父80歲生日照片展在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一樓閱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