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早的MeToo 全球慰安婦紀念日 婦援會盼政府做3事
臺北市/ 婦女救援基金會14日於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舉辦記者會,追憶與緬懷逝去的臺灣慰安婦,提出將慰安婦歷史納入國史、108課綱,及成立國家婦女人權館等訴求,並從14日起開放民衆參觀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實習攝影記者張智凱攝)
每年8月14日是「全球慰安婦紀念日」,今年5月隨着臺灣最後一位慰安婦離世,離世前仍等不到日本政府的道歉與賠償。臺北婦女救援基金會今日追憶緬懷59位慰安婦,強調慰安婦事件定位爲對女性人權的嚴重侵害,教育部門應納入慰安婦及軍事性奴隸事件於108課綱,讓每位學生都能知曉歷史真相與女性人權的重要性。
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今(14)日召開【盼不到國際轉型正義,等不到臺灣歷史定位814臺籍慰安婦悼念記者會】,追憶和緬懷臺灣失去的59位慰安婦,不僅是對過去受害者的悼念,更是對未來社會的期許。
「我們其實都爲環境逼迫才被欺騙,做慰安婦的日子,讓我們覺得身體很髒」。婦援會執行長杜瑛秋表示,慰安婦們生前期待日本政府可以勇於承認、道歉與賠償,將持續倡議日本政府可以勇於承認、道歉與賠償外,更重要是要進行紮根教育,讓更多人認識「慰安婦」/軍事性奴隸歷史。
杜瑛秋指出,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第4次國家報告審查委員會結論性意見和建議中有針對「慰安婦」及其歷史教育,國際審查委員會建議政府採取必要措施,就侵害「慰安婦」人權的行爲提供正確教育,這些婦女是販運和軍事性奴隸的受害者。
杜瑛秋說,臺灣應該正視自己的歷史,將慰安婦事件定位爲對女性人權的嚴重侵害,記載在國史和歷史書籍中。教育部門也應納入慰安婦/軍事性奴隸事件於108課綱,讓每位學生都能知曉歷史真相與女性人權的重要性,同時,政府也應該建立國家婦女人權館,保存相關文物並進行人權教育推動。
國家人權委員紀惠容表示,今年五月臺灣最後一位慰安婦辭世,但那段歷史並不會消失,那段歷史應該進入教材,紀錄女性人權歷史的悲傷片段,希望不要再發生相同的憾事。
立委範雲表示,慰安婦們挺身而來出爲自己發聲,其實是臺灣最早的MeToo,她們是戰爭時性別暴力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