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膠五大龍頭,只有他得到華爲和大基金雙重認證!
這是君臨光刻膠系列研究的第三篇,重點分析南大光電。
同時回答上一篇文章,讀者關注的兩個問題——
1,容大感光、彤程新材、南大光電,這三隻光刻膠概念股,誰更厲害?
2,這幾天,爲什麼南大光電漲得最好?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君臨認爲,綜合各方資料,實力最強的是彤程新材。
截至2023年底-2024年一季度的數據,我們從半導體光刻膠的各個細分市場來看:
【I/G線光刻膠】
低端產品,技術門檻最低,市場規模較小(16%)。
入場的國產光刻膠龍頭均已實現量產,份額排名前三的是彤程新材(北京科華)、華懋科技(徐州博康)、晶瑞電材(蘇州瑞紅)。
其中,彤程新材(北京科華)以500噸的產能規模,遙遙領先,晶瑞電材(蘇州瑞紅)爲120噸,華懋科技(徐州博康)無披露。
其餘有產能的概念公司包括:容大感光、飛凱材料、廣信材料、艾森股份、東陽華芯等。
【KrF光刻膠】
中端產品,適用於250-130nm工藝的成熟芯片,市場空間較大(34%)。
很多家電、工業設備、軍工用的芯片,都在這個範圍,需求相對穩定。
頭部的國產光刻膠龍頭都開始量產了,但整體份額還在10%以下,未來進口替代的空間還是不錯的。
已實現量產的企業:彤程新材(北京科華)、華懋科技(徐州博康)、晶瑞電材(蘇州瑞紅)、上海新陽。
其中,北京科華和徐州博康量產的品種都在20種以上,產能在百噸級,相對領先。
【ArF光刻膠】
中高端產品,適用於130-14nm工藝的芯片,市場空間最大(48%)。
現在主流的車規級芯片、消費電子、電腦芯片,都在這個範圍,發展較快。
2023年以前,國產份額在1%以下,今年纔開始進入大規模國產替代元年。
已具備量產能力的企業:南大光電、彤程新材(北京科華)。
處於客戶認證階段的企業:華懋科技(徐州博康)、晶瑞電材(蘇州瑞紅)、上海新陽、鼎龍股份。
早在2021年5月,南大光電便表示,公司ArF光刻膠產品開發和產業化項目,目前已完成25噸光刻膠生產線建設,並拿到國產光刻膠的首個訂單,實現小批量銷售。
但2021年的主要任務是完成主要客戶認證,2022年啓動量產,力爭儘早實現盈利。
除此之外,進展較快的是彤程新材。
彤程新材在今年4月30日宣佈,部分ArF/ArFi光刻膠產品通過國內芯片廠驗證,取得了規模量產訂單,已開始批量供貨。
【EUV光刻膠】
高端產品,適用於7納米以下的先進工藝。
國內廠商大多處於理論研究階段,只有彤程新材(北京科華)的EUV光刻膠已通過02專項驗收,含金量比較高。
可以看到,綜合產能規模、技術水平,綜合實力最強的有四個企業:
彤程新材(北京科華)>華懋科技(徐州博康)>晶瑞電材(蘇州瑞紅)>上海新陽。
彤程新材在各方面都相對領先,排名第一應該是靠譜的。
但問題是:股票的短期上漲,不僅看實力,還要看業績、前景,以及題材催化。
比如容大感光。
這個公司在半導體光刻膠板塊裡,其實是個小透明。
但爲什麼近一個月漲幅30%+,遙遙領先?
君臨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過,主要原因就是短期業績好。
22-23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爲5269萬元、8549萬元,同比增長31.71%、62.25%。
今年一季度,淨利潤3624萬元,同比增長103%,環比增長21.51%,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高達38.56%、17.75%。
這個數據,吊打以上各路門派的光刻膠龍頭。
容大感光業績之所以出色,主要原因是專注於PCB光刻膠業務,技術含量雖然一般,但高端PCB行業受益於AI服務器需求爆發,站在了風口上。
作爲對比,上海新陽、晶瑞電材、華懋科技的業績都比較差,光刻膠業務的進度也不夠亮眼,自然市場關注度就低了。
近段時間以來,業績增速和股價表現都處於第二梯隊的,是南大光電和彤程新材。
這裡重點細說一下。
這兩天,南大光電明顯股價表現跑贏了彤程新材,又是爲什麼呢?
我們回顧一下,近段時間以來,爲什麼芯片板塊熱度高漲?
利好主要來自兩個:
第一個,基本面,週期底部+業績數據回暖。
中國海關總署6月7日公佈了5月進出口數據。重點商品中,集成電路5月出口金額同比增幅高達28.47%,增幅位列第二,僅次於船舶(57.13%)。
1-5月,集成電路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1.2%,超越同期汽車20.1%的同比增幅。
拉動增長的,其實主要是外資芯片公司的代工出口,比如韓國三星的西安工廠、海力士的無錫工廠,它們的產能佔各自40%左右。
三星、海力士以存儲芯片爲主,主要受益於海外AI需求的繁榮。
當然,海外存儲芯片量價齊升,也會帶動中國本土存儲芯片的業績增長。
這是爲什麼前一段時間,君臨連續寫了幾篇存儲芯片公司的原因。
業績和前景,永遠是市場最關注的。
第二個,情緒面,國家大基金三期成立的消息發酵。
如果單純只有消息和情緒,在當下的市場環境裡,往往只會是一日遊行情。
但是當板塊業績開始回暖,整體估值又相對低,再疊加消息發酵的情況下,市場資金開始大規模的向芯片板塊轉移,行情就能轉化爲中期走勢。
因此一看業績,二看前景,三看題材,缺一不可。
容大感光是業績最好的,股價表現最出色,但也到達高位了,這裡不再多說。
業績其次的是南大光電和彤程新材,股價剛反轉沒多久。
就綜合實力來說,當然是彤程新材最強。
但南大光電的中期前景和題材契合度,卻是最強的。
爲什麼這麼說呢?
你看,在前面的綜合實力排名中,我是這麼寫的——
彤程新材(北京科華)>華懋科技(徐州博康)>晶瑞電材(蘇州瑞紅)>上海新陽。
南大光電甚至都沒進四強。
南大光電其實只是一個垂直選手,僅僅切入了ArF光刻膠這一個細分領域。
但,在這個細分領域,他是單打冠軍。
早在2017和2018年,南大光電就分別承接了02專項“高分辨率光刻膠與先進封裝光刻膠產品關鍵技術研發項目”和“ArF光刻膠開發和產業化項目”。
兩個項目分別於2020年和2021年,通過專家組的驗收,標誌着國產先進光刻膠產業化取得關鍵性的突破。
2020年12月,公司自主研發的ArF光刻膠成功通過下游客戶的使用認證,成爲通過客戶驗證的第一隻國產ArF光刻膠。
2021-2022年,在下游多家客戶的存儲芯片50nm和邏輯芯片55nm技術節點上取得認證。
2023年,建成5噸/年ArF乾式光刻膠、20噸/年ArF浸沒式光刻膠生產線及年產45噸的光刻膠配套高純試劑生產線,並有兩款ArF光刻膠實現少量供貨。
可以說,在ArF光刻膠這個單一領域,南大光電代表了國內的最高技術水平和最快的量產化進度。
南大光電能做到這一點,源於其強大的技術背景。
南大光電背後的第三大股東,是南大資本運營公司(持股4.81%),實際控制人爲南京大學,因此公司的人才資源非常深厚。
創始人孫祥禎教授(持股1.1%),任職於南京大學化學系,是國家863計劃新材料MO源研究開發中心創始人。
公司的孵化,源自國家863計劃的MO源研究課題組。
1987年,MO源被納入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
1989年,孫祥禎教授帶領課題組研製出三甲基銻產品;
2000年,課題組攻克MO源研發並實現產業化,成功打破海外技術壟斷,南大光電正式成立,隨後發展成爲我國MO源龍頭和全球主要供應商。
MO源項目成功後,這種成功邏輯不斷被複制——
2013年,公司承接國家02-專項高純特氣項目,啓動大規模砷烷/磷烷研發工作;2017年以來,特氣業務發展成爲公司最主要的業績來源。
2016年,公司承接國家02-專項ALD金屬有機前驅體項目,2022年開始半導體前驅體業務量產,有望成爲第三增長曲線。
2017年,公司承接國家02-專項193nm光刻膠項目,2022年底25噸/年ArF光刻膠項目成功結項,逐漸進入量產階段。
你看,南大光電這個公司,發展邏輯就是——
“背靠南京大學的科研力量,承接國家級科技項目,不斷研發攻堅和產業化,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增長曲線和飛輪效應”。
雖然之前並沒有從事光刻膠,但MO源、電子特氣、前驅體,都是半導體材料,在技術上是有共通性的。
再加上擁有強大的人才資源,南大光電才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到今年,公司旗下的新增產能,值得關注的不僅有ArF光刻膠,還有——
1,年產140噸高純磷烷、砷烷擴產及砷烷技改項目和年產45噸半導體先進製程用前驅體產業化項目,這兩個均已完成建設並進入量產狀態。
2,子公司烏蘭察布南大微電子規劃新增7200噸/年三氟化氮、500噸/年六氟化鎢等項目,預計2024年底建成。
3,淄博基地推進新產品六氟丁二烯成功試產。
4,第三代半導體的關鍵產品低硅低氧三甲基鋁逐步實現穩定量產,三甲基銦和三乙基鎵進入海外頭部客戶在IGZO應用的驗證測試。
因此,南大光電旗下在產業化中的項目是非常多的,作爲一個半導體材料平臺型企業,業績穩定增長是有保證的。
當然,市場最關注的,還是ArF光刻膠項目。
作爲這個領域裡的單打冠軍,南大光電最大的看點有兩個:
第一是前景。
光刻膠細分領域衆多,但其實最重要的,增長前景最快的,就是ArF。
主要原因在於,ArF光刻膠對應的下游市場是車規級芯片、華爲的手機+AI芯片。
車規級芯片主要是28nm,在ArF光刻膠的適用範圍內,我國新能源+智能車發展迅猛,市場前景有多大就不用多說了。
先進的手機芯片和AI芯片,目前國外都已應用7nm以下的技術,屬於EUV光刻膠的適用範圍。
但,我國的EUV光刻機現階段買不到,量產落地預計也要到2027年以後了。
因此在現階段,未來兩三年內,大概率還是靠DUV光刻機採用多重曝光技術來實現。
這樣一來,就可以適配ArF光刻膠了。
並且由於是採用多重曝光技術,需要反覆曝光、蝕刻,對ArF光刻膠的需求量將暴增至常規的2-4倍以上。
因此,擁有ArF光刻膠量產能力的企業,未來幾年才能吃到最大的蛋糕。
這裡面,唯有彤程新材可以跟南大光電掰一下手腕。
但就短期的題材契合度來看,彤程新材缺的是下面這個——
第二,大基金背景。
我國參與光刻膠研發的企業衆多,但歷史上,有據可查的國家大基金參股企業只有兩個。
一個是南大光電。
2021年7月,南大光電公告,控股子公司寧波南大光電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國家大基金二期,大基金二期以1.833億元認購股份,佔比18.33%。
另一個是晶瑞電材。
2023年3月,晶瑞電材公告,參股子公司湖北晶瑞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國家大基金二期,大基金二期以1.6億元認購股份,佔比23.05%。
跟晶瑞相比,南大光電技術更先進,量產進度更快,業績也更好,自然更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