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留學生心理健康——從“心”開始護航留學路

今年3月,一名中國學生在美自殺的新聞,讓留學生心理健康再次引發公衆關注。事實上過去幾年裡,伴隨着出國留學人數增長,一些海外學子因抑鬱、焦慮而形成心理疾病的並非個例,有的學生甚至造成了嚴重後果。如何妥善應對負面情緒,是海外學子求學路上的一大挑戰。

文化適應有起有伏

“剛到國外時覺得周遭一切都很有意思,新奇的文化,不一樣的生活環境,這個階段也是不少學生剛開始留學生涯時的‘蜜月期’。絕大部分留學生這時候都在愉快地享受這種新鮮感。”李盛(化名)就讀於日本名古屋大學,2018年前往日本的她,至今仍對自己甫一到達留學國時的興奮印象深刻。

入學後,李盛報名了許多學校組織的活動,也加入了不少社團,豐富課餘生活。既爲了盡情體驗異國文化與生活,也爲了幫助自己提高語言能力,使日語表達和應用更爲嫺熟。

然而,從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隨着生活漸漸進入平靜期、入學之初的新奇消退,留學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心理壓力逐漸顯現。

那陣子我的學業壓力變大了,有時老師語速過快我會聽不懂,看到身邊別的國際學生還能夠應付自如,這對我來說的確會有挫敗感。”李盛說,不少留學生常常心照不宣地選擇向家中“報喜不報憂”,“父母不在身邊,想幫自己也使不上勁,我的煩悶說多了只會讓他們跟着擔心。要實際解決問題還得靠自己想辦法,有些坎兒必須要邁過去。”

好在時差只有1小時,李盛與國內親朋好友可以保持即時聯繫。但對不少身處更遠國度的海外學子來說,有時想找國內的好友傾訴幾句心裡話,常常是一條信息發過去,大半天才會等到回覆。

郭一萍(化名)曾留學於巴西南大河州聯邦大學,她告訴記者,學會自己想辦法排解焦慮、憂鬱等不良情緒是海外求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課。“剛來巴西的時候,碰到難過的事情第一反應是跟國內的好朋友‘吐槽’,有他們‘在身邊’感到特別踏實。但中間畢竟隔着11個小時時差,有時我遲遲等不來回復,只能慢慢自我消化情緒。還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所以靠自己調整好情緒非常重要。”

心理問題誘因複雜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出國人員心理健康支持項目組秘書長李同歸指出,近年來伴隨中國出國留學隊伍擴大,且留學低齡現象越來越突出,一些留學生自身個性特徵尚未成熟、個人能力尚有欠缺、出國準備並不充分,再加上語言障礙、學業負擔、社交壓力、文化衝突因素,容易在情緒上遇挫,這需要引起多方重視。

留學生心理健康話題是老生常談,其中發生的自殺等極端悲劇更是引人深思。面對跨文化交流環境、不同於國內的教育教學方式,學生所產生的跨文化適應壓力如若得不到及時、正確疏導,累積下來就有可能誘發心理問題。

一些留學生表示,功課壓力大、學生競爭激烈是造成自己情緒焦慮的主要原因。“我們專業每年都有無法按時畢業的學生。”回憶起自己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讀書時的時光,如今已回國就業的艾梓軒仍清楚地記得那份“被實驗和論文環繞”的緊張感。“‘白加黑’地趕進度是留學生的常態。美國學費昂貴、生活開銷很大。我們花的是父母攢下的辛苦錢,所以大家都想早日學有所成,常常會自我施壓。”他說。

離開熟悉的環境,同時承擔着來自課業、生活、社交、情緒等幾方面壓力,衆多因素疊加,考驗着海外學子妥善處理情緒的能力。不可忽視的是,一些學生低估了出國後可能遇到的困難,面對全然陌生的環境缺乏有效的應對之策,因而陷入自我否定,心理防線更加脆弱。

及時疏導消極情緒

“我們安慰自己時總說一句話,‘沒經歷過徹夜難眠的孤獨,留學生涯就不算完整’。獨自在外,誰沒體會過孤單和無助呢?但是很多事自己當時覺得瀕臨崩潰,回頭再看時其實也不算什麼。”艾梓軒表示,留學生出現消極心理狀態的情況並不少見,也很正常,他建議,海外學子如果覺察自己的心理承壓已到達臨界點,一定要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導幫助。“有的同學會跟別人比較,看到對方承壓能力更強,自己卻容易‘崩潰’,比來比去更看低自己。千萬不要這麼比,悲觀情緒是主觀性非常強的感受,即使面對同一件事,每個人受到的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產生焦慮、迷茫、無助等感受是很正常的。”

許多海外院校都設有心理諮詢中心,受過專業培訓的教師或工作人員會爲學生提供心理諮詢服務。李盛就曾預約過學校的心理諮詢,“老師多數時間在傾聽,像是扮演一個‘樹洞’角色,認真去了解我的煩躁和無奈,然後幫助我釐清邏輯。”

她表示,學生大可不必“羞於”見心理醫生良性溝通能夠幫助學生傾訴自己的困擾,如果因語言障礙無法與本地心理諮詢師交流,也可以在線遠程向國內心理專家尋求幫助。“如今,國外也有不少當地華僑華人心理系中國留學生在做志願者,面向海外學子提供情緒疏導幫助。‘出門靠朋友’,有難過的事兒別自己憋着。”李盛說。

“留學出發前的心理準備其實很重要,但卻時常被忽略。”郭一萍的父親就曾前往德國讀書,在她留學出發前,父女倆儘可能詳盡地完成了一整套巴西攻略。“對一個國家瞭解越充分,心裡面會越踏實,這是父親的經驗。大到歷史語言文化,小到三餐習慣、打招呼是握手還是擁抱……出國前多瞭解一些,跨文化適應效果就會好一些。”(記者 孫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