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25年高考專業選擇的幾點建議
通過交流,瞭解到近期及志願填報之前,專業的選擇是家長最焦慮的問題。所學專業跟將來就業有着直接的關係,更關鍵的是直接關係到是否好就業和薪酬待遇的問題,已經過了畢業包分配的時代,因此專業的選擇就至關重要了。
關於專業的選擇要結合以下幾個因素:學生的興趣愛好;專業發展就業前景;家庭可利用的資源;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及條件。
具體建議做如下說明:
一、關注史上最大規模專業調整
據統計近十年新增專業近2萬個,其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以新增760個居首(不含二學位);撤銷專業數量也從2014年的67個增長至2023年的1628個,其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撤銷數量(158個)最多。因爲需要,所以增設。
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相關領域是增設熱門,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相關增速已經放緩,證明這類新專業辦學要出彩,門檻還是很高的。
另外低空經濟相關本科專業未來將迎來一波設置熱,近有北理、北航、華工、西工、南航、北郵6校超快獲得低空技術與工程新專業,所以繼新工科專業後,後面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又會帶動學校新增專業的一波熱度。有關報道稱,隨着低空經濟的迅速發展,對相關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在此基礎上提出如下建議:
1.不要盲目選計算機、人工智能等熱門專業,要選,先看自己能力傾向,再看學校實力,是否重點大學或創新研究型大學,三看城市和區位;
2.低空經濟相關專業,學習不難,但要看學校品牌+個人實力;
3.撤銷最多的專業,事出必有因,儘量避開!
二、AI 衝擊就業,“翻譯”、“碼農”首當其衝,人工智能成爲通識課
麥可思指出,外語、計算機類專業,率先直面挑戰。英語翻譯、商務英語等專業肯定受衝擊,就業空間越來越狹小,外貿,包括跨境電商成爲主要出路。計算機在互聯網重塑+經濟低迷情況下,更多也卷向選調考公了,高寒區域太捲了。人工智能+,成爲未來頂尖大學雙學位的新選擇,也即複合學位,未來可能是文科生的重要出路!大學開始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開始,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部分高校率先行動,將人工智能納入通識課或必修課行列。
三、人口出生持續下降,學前教育、小學教育、英語教育亮紅牌!
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已經波及幼兒園和小學。教育部24年新規,普及本科師範生或以上的規定,讓高職高專的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頓時傻了眼。25年和短期未來,學前教育、小學教育、英語教育謹慎選擇,除非是985或211級別,或是本研師範生或省屬定向師範。師範院校也面臨轉型升級,不少師範院校已經佈局新領域。如上海師範大學最近成立的終身學習與腦科學中心,這是,整合教育、心理、腦科學三大領域資源的跨界研究平臺,記住這是未來教育領域的關鍵領域!腦科學、神經科學與教育三者的融合!也即神經科學專業,可以考慮。
四、 全球文科迎來削減潮
報告指出,在高校財政赤字加劇的背景下,停辦“實用性”不強的文科專業是許多高校的選擇,文史哲及藝術類專業也因此淪爲全球大學專業裁撤“重災區”。南風窗的數據,過去十年間,哈佛大學藝術與人文學科的學生比例持續下降,從15.5%下降到12.5%。與此同時,該校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學生比例卻從15.2%上升到22.1%。2024年初,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發佈的《大學畢業生勞動市場統計報告》顯示,薪資靠前的普遍爲STEM(理工科)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