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從新制度經濟學角度 評價秦始皇

遊客參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一號坑。圖/中新社

秦始皇的功過,過去兩千多年來,一直爭議不休;「一代暴君」vs.「千古一帝」均冠其名上,顯得爭鋒相對與不協調。本文期能從新制度經濟學角度,尤其將交易成本概念從市場面擴大至政治、行政等制度面,並且光從當代以及跨世代層面,對秦始皇功過展開較整體的詮釋與評價。

秦始皇嬴政橫掃六國,於西元前221年統一天下,開創皇帝制度,成爲中國第一個皇帝(自稱始皇帝),其歷史地位已佔先機。他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建立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的大帝國,爲中國傳統疆域奠基。在文治與武功上,影響千秋萬世。

■暴君特質所在多有,勤政而不愛民

回顧秦始皇的作爲,採法家思想,嚴刑峻法、專制獨裁,追求統治者的利益極大化,卻忽略百姓的福祉。他築長城、建阿房宮及驪山陵墓,大興土木,還要移民戌邊。這些事蹟需要動用大量資源及勞動力,犧牲許多百姓生命;也因賦稅與徭役過重,超過人民負擔,剝奪生存權與財產權,搞得民不聊生。加上長期征戰、好大喜功,統治六國遺民的根基又不穩,卻仍輕忽敵對潛在競爭者的存在。

由於秦版圖規模擴張太快,相應措施跟不上拓展,產生「規模不經濟性」。更因「焚書坑儒」,破壞上古文化資產,壓制異議,打擊知識分子及惑衆方士,卻扼殺文化多元發展。最後因接班未能妥爲部署,秦二世胡亥無能,宦官趙高弄權,產生嚴重的「代理人問題」,導致農民起義、天下動亂與秦亡。

漢初賈誼的「過秦論」指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爲亡秦主因。

內容提到,秦始皇忽略奪天下與治天下要用不同方法;在統一六國之後,若能處理好與六國亡國貴族、遺民的關係,施行仁政,體恤民力,降低徭役與賦稅,收攬民心,也就不會造成政權不穩,讓秦國數百年努力建立的基業,在短短14年就土崩瓦解、灰飛煙滅。

然而,經過長期歷史沉澱與時代考驗,秦始皇絕非只有負評,而其正面評價已益顯突出。

■千古一帝非浪得虛名,有待繼續深掘

在政治建設方面,承商鞅之變革,廢封建,設郡縣,將以往的分封制,改成郡縣制,劃分全國行政區域,初爲36郡,後陸續增至48郡,地方直接受控於中央,亦即中央集權制。而此制一直沿用兩千年,形成「路徑依賴」。藉由文字與法律的統一,促進資訊流通與傳遞,加強政令推動與執行,降低各種交易成本,以利官僚制度運作,爲秦漢以來之「大一統」奠基。

在財經建設方面,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廢井田、開阡陌,土地私有且可自由買賣。在此基礎上,秦始皇統一全國貨幣與建立度量衡制度,爲各種交易提供媒介及衡量標準。且在郡縣制下貫通政令,大幅降低社會及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利於民間工商發展,也利於國家收稅(例如課徵田賦、繳納糧食)與財政調度,影響自然深遠。

在交通建設方面,透過「車同軌」、「道同距」,標準化車轍與道路,提升運輸與資訊傳遞效率。秦始皇以咸陽爲中心,開闢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即最早的國道;另興建「直道」,包括內蒙古段、甘肅段、陝西段等,提供運兵及交通運輸功能:這些直道一直沿用至清朝。同時,建立較完善的驛站及郵遞系統。修鑿靈渠(爲人工運河),建立幹道節省運輸時間,加強中原與珠江流域的交流與控制。

在文化建設方面,「書同文」,即統一文字;將秦之大篆整理成小篆,自此公文用小篆,日常交流則使用隸書,利於各階層及體系交流、形成共識與文化傳承,降低交易成本並提升行政效率。此外,在國防建設方面,將北方之燕、趙、秦三國之舊長城連接成一個「萬里長城」,強化國防安全的公共財提供,防止北方胡人南侵,保護華夏文明。

秦始皇創新制度與加強建設,提供包括政治、財經、交通與文化等方面的公共財,降低交易成本,產生社會淨效益,讓華夏子孫受惠。雖然他在當時箝制思想文化,因賦稅與勞役過重造成極深民怨;然從大歷史、大制度的角度發現,秦始皇「過在當代、功在千秋」。若能輔以更具體客觀的量化評量,就可能益加肯定其「千古一帝」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