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尋新能源車險“三高”解藥
近日,北京市面向無車家庭定向增發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本次定向增發後,2024年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額度達到10萬個。疊加“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消費活力持續涌現。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472萬輛,佔汽車總量的7.18%。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813.4萬輛,佔新能源汽車總量的73.35%。
消費端不斷“添柴加火”,也帶來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的高速增長。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副總裁降彩石表示,2024年一季度人保財險承保新能源汽車171.5萬輛,同比增長48.4%;充電樁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3.2%。
然而,新能源汽車承保規模大增,給保險公司帶來的卻未必是盈利,反而可能面臨虧損壓力。當前,跑網約車的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其中卻有相當一部分登記爲家用車用途,不按照營運車輛投保,這一亂象令保險公司頭疼不已。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由於缺乏數據,保險公司難以辨別車輛是否用於網約車服務,這不僅令保險公司少收了很多保費,也讓真正的家用車車主付出了更高的保費,去“補貼”風險更高的網約車車主。
有業內人士認爲,高賠付率、高出險率、高保費,患上“三高”病的新能源車險,亟需尋求破局的“解藥”。近期,新開張的比亞迪財險開通了7個省市的線上投保渠道。不少車主對此充滿期待:車企跨行賣保險,能把新能源車險價格降下來嗎?一些投保車主在社交平臺曬出保單,稱相比其他保險公司,比亞迪財險的報價便宜了幾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在6月份比亞迪召開的股東大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保險行業基本處於虧損狀態,比亞迪正在探索通過保險賠付發現問題,倒逼新能源汽車優化設計,並希望通過拆解式維修降低保險賠付成本。在業內人士看來,車企天然擁有車輛設計參數、車輛運行數據、客戶觸點等優勢,但經營保險也絕非易事。在產品定價風控、人傷案件處理等專業領域,仍是保險公司更具優勢。
新能源車企闖蕩保險市場的同時,保險公司也在向車企尋求“生態融入”。如何讓保險適應汽車產業的大變革,是太保產險新能源車事業發展中心總經理黃垚深入思考的問題。“我們提出了與車企‘生態融入、共享共建’的合作新理念。”黃垚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尚處於初期階段,保有量有限且車型更新迅速,需要更豐富的保險數據作支撐。爲此,公司通過深度合作與理賠數據共享,爲新能源汽車生產商提供了許多產品設計與改進方面的建議。同時,鑑於衆多新興車企已轉向直營化經營模式,公司構建了垂直一體化的服務體系,以不同車企品牌爲主導,確保雙方總部之間能夠實現高效、直接的溝通與管理。
對於消費者端,太保產險則在服務和保障方面發力,努力提升新能源汽車用戶的使用體驗。“我們建立起一套前中後端緊密結合的銷售與服務體系,藉助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特點,爲消費者提供從事前預防到事中處理,再到事後理賠的全方位風險保障。”黃垚介紹,在風險預防層面,公司提供新車陪駕、風險提示等風險減量服務;在案件處理上,創新推出雲端理賠模式,簡化報案與撤離現場的流程,大大提高處理效率;在後端維修環節,實現與車企的理賠系統互聯,從而大幅提升維修流程的時效性與透明度。(經濟日報記者 楊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