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發展中的比特幣反映了那些問題
比特幣的影響還在逐漸膨脹中,它像一面照出傳統政策盲點的鏡子。圖/美聯社
開年以來,加密貨幣市場熱鬧滾滾,最具指標地位的比特幣(BTC)漲勢尤其兇猛,直衝上6.4萬美元的價位,再創歷史天價應只是時間的問題,一如輝達(NVIDIA)領軍AI股推升美股走揚,比特幣也帶動整體加密貨幣市場的漲勢,成爲2024年最受矚目的金融商品之一,不只發展的趨勢需要關注,它的壯大背後反映的問題更值得深思。
比特幣自2010年開始逐漸在全球範圍內流通,問世以來的歷史高位出現在2021年11月間,每枚價格高達69,000美元,然而過度炒作、駭客襲擊、交易商倒閉、合約認證爭議及各國監理單位的敵視等因素,導致此一虛擬貨幣的代表作,價格幾度呈現劇烈的震盪,極爲不穩定。
最近這一波的上漲潮,與美國證監會(SEC)批准其現貨ETF上市有直接的關係。然而自1月11日開放以來,比特幣價格也是大洗三溫暖,受到搶先佈局者減持部位影響,一度從49,000美元大幅下修至38,500美元,之後九檔現貨ETF再度放量上攻,帶動比特幣價格反轉並直線上升,今年至今的漲幅高達約4成。
另一件幫比特幣價格推波助燃的原因是,預估今年4月將出現「減半效應」。即比特幣產生過程設定了一項機制,當挖礦到達一定數量時,負責執行電腦運算的礦工獎勵會減少一半,此做法的一大用意是,藉此技術的運作控制比特幣的數量。而此一虛擬貨幣出現15年來,共出現過三次減半獎勵,並對推升當時的比特幣價格有明顯的效果,因此,面對又一次的減半效應即將來臨,自然引來市場對價格上升的預期心理。
從上述兩項原因來看,這一次的大漲不能等閒視之。首先,這枚經過各種負面因素打擊的虛擬貨幣,經過千錘百煉,應已建立了一套不只可滿足市場需求、也能取得監理單位認可的運行機制,而依附此一機制,在其原型之外,還會出愈來愈多的比特幣衍生商品,九檔現貨ETF的問世只是起手式而已。
其次,比特幣崛起與其時空背景有着密切關係。目前國際金融市場最關心的話題,是美國聯準會(Fed)到底甚麼時候開始降息,原本預測最快的時間落在3月,之後一延再延,目前多認爲要等到6月乃至下半年纔會調降,但無論如何,「降息即將啓動」已成爲金融圈的共識,代表着以美國爲首的主要國家,將進入寬鬆貨幣的新循環。洞悉情勢的國際資金,必須趕緊找到主要替代品,既要被動的保值也要主動發掘新投資機會,運作漸上軌道且對數量控制嚴格的比特幣,就進入了投資家新商品選項的口袋名單。
而尚年輕的比特幣儘管陸續攻城掠地,但它毫無疑問的,依舊是各國央行的公敵。自出現以來,所運用的區塊鏈技術、強調去中心化,發展出共同儲存的新型態資料保存方式等,對金融市場發展雖是重要的創新,但在監理官眼中,以金融商品歸類具有高度投機性、特有的隱密性容易淪爲洗錢新路徑,更嚴重的是還挑戰了貨幣發行權,影響貨幣政策工具發揮的效力,長期以來,以美國財長葉倫爲首的各國官員,多數主張禁止此種虛擬貨幣的發行。
但不論稱其爲貨幣或商品,比特幣能否流通,非取決於各國央行的認同與否,而必須通過市場的檢驗。坦言之,美國證監會本來也不同意放行比特幣ETF的上市計劃,亦是受迫於市場和法院的壓力才勉予同意,何況此時順勢而爲,還能透過監理的手段納管,多少掌握一些實際流通情況,才能避免監理與市場脫節的情況愈來愈惡化。
還有一點要提醒的是,比特幣自出現以來,其「無限分割」與「共同儲存」兩大特徵始終存在,亦即它可以不斷的切割成爲各種微小的單位,有助於成爲交易的工具,並利用共同儲存保護交易的內容不被竄改。吸引中南美洲的哥倫比亞、薩爾瓦多等國家,陸續提出考慮以其爲流通貨幣的構想,一方面減少龐大的貨幣發行與維護成本,也可一免本國貨幣持續貶值的煩惱。
此一橫空出世的虛擬貨幣的影響還在逐漸膨脹中。它像是一面照出傳統政策盲點的鏡子,雖因挑戰傳統運作令監理部門敵意重重,卻能滿足市場需要而地位日趨穩固,以金融創新反映了金融革新的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