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不妨多聽聽學校和班主任的意見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王營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

多地高考改革落地志願填報變得更加複雜,“考得好更要報得好”“名師指導彌補分數不足”……各種高考志願填報廣告鋪天蓋地,令高考學生家長本就焦慮的神經更加緊繃,相關服務市場因此更趨火爆。填報軟件幾百元至千元左右,一對一諮詢輔導幾千元至數萬元不等,服務價格隨高考進程一漲再漲。但志願填報諮詢行業從業人員水平和指導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規劃專家”其實僅僅培訓三四天就上崗了。

2021年,更多省份實行新高考政策,合併本科批次。“專業+院校”“平行+順序”等多線錄取模式,讓很多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願時理不清頭緒。於是,衆多高考志願填報軟件和培訓機構應運而生,一批以“高考志願規劃師”自居的“規劃專家”也粉墨登場,他們打着指導考生準確“填報志願”的幌子,收取高額諮詢費。

家長有這方面的需求,自然會催生市場,“一方願打,一方願挨”,是兩相情願的事情,似乎沒有討論的必要。但是,高考填報志願事關考生的前途命運,把這一樣一件大事交給志願填報軟件或規劃師去做,似乎並不那麼“靠譜”。

說其“不靠譜”,首先因爲這些培訓機構的所謂“指導”,並不能保證考生被所填報的學校錄取。據瞭解,志願填報軟件依靠的大數據其實都是學校官網教育部網站陽光高考平臺上的公開信息。至於有些廣告宣稱的“內部數據”,業內人士表示是“在忽悠”。一家機構的從業者表示,填報軟件最大的功能是把各個渠道的零碎信息整合到一起,省卻家長自己收集信息的麻煩。但是,最終的錄取結果和很多因素有關,而填報軟件提供的只是往年的錄取數據,無法提供當年的報考數據,所以只能作爲參考。

另據報道,輔導填報志願的規劃師能力也是參差不齊,所謂的“從業數年”“經驗豐富”的“名師”可能只參加了三四天培訓就速成上崗,“熟知招錄規則”“瞭解院校和專業”的“專家”可能是利用課餘時間短期兼職的大學生。這些人並不瞭解國家經濟發展狀況職業發展需求,何以給考生作出“人生規劃”?

說其“不靠譜”,還因爲高校錄取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作,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大量的信息和數據作支撐,這些信息和數據具有不確定性時時都會發生變化,不是一家機構、一款軟件、一個人能夠準確預測的。所謂的填報志願指導,只是依據往年數據和歷史經驗,而歷年錄取情況也會隨着政策變動、經濟發展等變動,很難保證對當下的志願填報進行精準預測。

更何況,所謂的指導解決的是共性問題,考生的情況千差萬別,各個高校的錄取規則也各具特色,這些細微差別很難一概而論。報考什麼學校,選擇什麼專業,考生都有自己的意願,培訓機構雖然能爲考生模糊地選擇一所學校或一個專業,但並不一定符合考生的興趣和愛好,如果當年報考該學校、該專業的學生扎堆,考生仍有落榜的可能。

面對這些“不靠譜”的高考志願填報軟件和規劃師,考生和家長們卻趨之若鶩,一方面,說明考生和家長對高考志願填報越來越重視,越來越捨得投入,認爲花了錢就能讓孩子進入理想的大學;另一方面,說明考生和家長缺乏有價值的高考志願填報信息,缺少志願填報方面的科學指導和幫助,教育部門、學校等提供的指導信息無法滿足考生和家長志願填報的需求。

其實,高考志願填報軟件和規劃專家能做的事情,大部分高中學校和高三班主任都能做到。培訓機構所謂的“指導”和“規劃”,依據的都是各高校歷年或者“近三年”的錄取分數線,再結合考生的高考分數,作出大致的推測,至於能不能被錄取,還要看該高校、該專業當年報考的人數

鑑於此,學校和教師要對考生和家長加強志願填報指導。每年高考成績發佈後,學校可以將考生和家長集中起來,找一些經驗豐富的班主任,讓他們通過舉辦講座或“一對一”諮詢的方式,集中指導高考志願填報的方法和技巧,讓考生結合自己的高考成績和興趣愛好科學填報志願。

從紛繁的專業及院校中選出最適合孩子的,絕非易事。考生及家長不妨將個人情況、班主任建議和大數據結合起來,讀懂數據分析,讀懂填報規則,讀懂孩子的興趣愛好,正確使用高考信息和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