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是年輕人的事? 中老年更要小心金融海嘯再現!

▲房市示意圖。(圖/記者葉佳華攝)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智庫Resolution Foundation調查顯示,當代英國家庭房價壓力,是50多年前的3倍:1960年代初期,住房成本僅佔收入6%左右,如今卻佔據收入18%,且更值得注意的是,英國民衆擁有自己房子機會,只有戰後嬰兒時代的一半。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美國國家經濟研究所(NBER)的報告指出,若家庭債務佔GDP比重提高,往往是壓縮經濟成長的前兆。調查分析,房價高漲可能造成家庭債務槓桿的推升:債務規模越大的家庭,發生結構性金融危機機率就越高,不但可能重演美國次貸危機、更可能再度引發金融海嘯,對經濟將造成長遠衝擊

其次,高房價可能導致鮑莫爾成本病(Baumol's cost disease):進步部門生產率相對快速增長,導致停滯部門相對成本不斷上升;換句話說,當房價高漲使得大量投資涌入房市,恐大幅阻礙整體生產力提升:如果民衆拿更多收入租屋買房,相對地,拿來做其他消費的支出將會減少,導致市場缺乏創新創業資金無法讓更具成長潛力的部門擴大產能。

近年來各地房價節節高升、加上「買房保值」等觀念,讓原本可能投身創業的潛在企業家轉向「地產開發」,放棄更具社會意義活動;除此之外,民衆將買到房子視爲未來養老保險,將原本預計從事投資行爲的資金變現;有了房子後,更等同變相鼓勵提前退休,也讓技術勞動力漸漸流失。

此外,統計顯示,儘管比過去花費了更高的住房成本,英國民衆卻得耗費比過去更長的通勤時間:爲迴避高昂蛋黃區住房成本,上班族寧可花大量的時間通勤。

儘管過去高房價一直是創業者拿用來獲取流動資金大額抵押品,也能算是推動創業的力量,只是當年輕人們被高額頭期款、分期付款牽制,高房價已不太能激勵創業;一旦長期經濟的成長趨緩,民衆對社會保險、退休養老金系統貢獻也將縮水,即使是以爲自己能夠坐享高房價的紅利中老年人,也遲早遭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