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有多可怕?這些話父母永遠不要對孩子說

▲ 點擊上方 “曉敏青春說 ” → 點擊右角“...” → 點選“設爲星標 ★ ”

前不久,刷到這樣一條視頻:一個7歲的女孩,興致勃勃指着桌子上的東西問,

“媽媽,爲什麼你要吃那個白色的,我吃紅色的?”

媽媽正專心看着手機,頭也沒擡地敷衍了句:“什麼東西啊?”

女孩跑到媽媽面前站定,用更大幅度地揮臂示意媽媽,

“這個,和那個。”

媽媽依舊沒有看向女兒,她徑直繞開女兒,邊走向另一個房間,邊敷衍了句,

“哪個啊?”

追着媽媽的背影,女孩聲音逐漸變大,

“我問你問題,你怎麼不回答我?媽媽!”

“我都說了兩遍了,你爲什麼還不回答我?”

“我以後再也不跟你說話!”

說完,小女孩蜷縮在了沙發上,任媽媽怎麼喊也不理。

直到這時,視頻中的博主才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忽視,開始坐到女兒身邊安撫她……

視頻下,很多網友點贊媽媽的細心與溫柔,然而其中點贊最高、最扎眼地留言卻是:

“換做我媽,她只會覺得我不可理喻。”

爲什麼?

因爲視頻中,博主對女兒的安慰是難得的。

現實更多的情況是,很多父母從始至終都不明白孩子的情緒從何而來。

她們說孩子,“脾氣醜,跟個怪人一樣!”。

她們認爲孩子,“總是莫名其妙地亂髮脾氣,有毛病!”。

她們罵孩子,“一天到晚無理取鬧!”……

她們看不到自己對孩子的忽視,只覺得孩子有問題。

而被貼上“有問題”標籤的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忽視與壓抑中,陷入了情緒的“絕境”。

用自傷,來“換取”迴應的孩子

這是我跟雅麗(化名)在諮詢室的第三次見面。

直到這一次,她才正式迴應我兩週前的疑問——

關於她手腕上紅紅、黑黑的斑駁傷痕。

“老師,當我很難過又哭不出來,或者有時哭完覺得沒用的時候,我就會割自己。”

“一開始也痛的,然後就有點麻木,內心也有點坐立不安,但過不了多久全身就感到非常放鬆。”

稍稍停頓了下,雅麗繼續說,

“看到鮮血從手腕上緩緩流出來,會讓我感到很滿足也很過癮,某瞬間會無意識地笑出來,覺得很好玩。”

“回過神後,我眼淚瞬間涌出來了,那個笑聲讓我覺得自己好可怕,然而我一邊這樣想着、一邊又割了自己一刀……”

雅麗今年13歲,抑鬱確診。

兩週前,她被家長髮現有自殘行爲送來做心理諮詢。

這已經是雅麗父母第二次發現孩子自殘了。

上一次父母發現雅麗自殘,是在一年前。

當時他們花了很多時間開導雅麗,帶雅麗到處旅遊,告訴她生命的精彩、可貴,

雅麗也跟父母保證不會再這樣傷害自己。

然而現實是,雅麗依舊會自殘。

爲了不被父母發現,她的自殘變得更隱蔽、小心;

也因爲這種“偷摸”、“小心”,雅麗在自殘時越來越有某種“隱秘的快感”,與類似“上癮”的心理。

這些都讓雅麗越來越失控。

雅麗父母想不通,

“孩子爲什麼非要傷害自己?”

“有什麼事情說出來不好嗎?”

這也是很多遭遇類似經歷的父母,內心常有的疑問。

對這個現象,心理學有專業的歸納與解釋——“非自殺性自傷”(NSSI)。

這指的是,孩子在某些情緒障礙下,以非自殺爲目的,出現某些自殘、自傷行爲。

常見的自殘、自傷方法,除了用刀割自己外,還有:

用力摳、抓自己;

過度暴力撕嘴皮、撕開皮膚破碎的部位,干擾傷口癒合;

用力擊打自己、擰自己;

使勁拔拽自己頭髮;

在身體上刻東西等。

出現這些非自殺性自傷行爲的原因,大多是孩子對自身負面情緒的一種“情緒代償”與“情緒自救”。

其核心目的,

是用身體的刺激、疼痛感,“換取”內心瞬間的“止痛”、平靜與解脫感,得到即刻滿足。

然而這種“即刻滿足”,是可怕的。

1)這種“滿足”背後,常常會摻雜孩子的某些想象:

“如果被父母發現……”

“父母發現後會……”

這些想象,時常會被孩子不自覺地視爲父母“真實的迴應”,讓孩子有一種得到迴應的“滿足感”。

但假設的世界,終究不是具體的生活,

孩子的想象背後,又總帶着某種跟父母“虐戀情深”的悲劇感。

在這些疊加因素的影響下,孩子的自殘問題與情緒障礙越來越嚴重。

2)在“即刻滿足”的瞬間,孩子的理智會迴歸,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有問題”;

也就是說,當孩子用自殘獲得“即刻滿足”的下一秒,

她內心會出現鋪天蓋地的自我批評、羞愧感與負罪感……

孩子的情緒也因此陷入新一輪的惡性循環。

愛與迴應,是孩子最需要的心理營養

每個人都渴望被關注,尤其是孩子。

要知道孩子的生命,是由50%爸爸+50%媽媽組成的。

當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迴應與關注,缺少與父母的鏈接時,她的生命力是枯竭、萎縮的。

對雅麗而言,她跟父母的鏈接就是缺失的。

1)“你就是手機玩多了”

從五年級開始,雅麗就發現自己越來越聽不進老師上課說的內容了。

有時,她感覺老師說的每一個字她都懂,但都只在耳邊“路過”,“就是聽不進去”;

有時,她感覺自己思緒不知道怎麼的到處亂飛,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感覺大腦一片空白”;

有時,她總不自覺地回憶起課間在廁所看見是同學扎堆抽電子煙的樣子,內心升起陣陣不安、慌亂,“總有種說不清的難受”……

而當她把這些情況跟媽媽傾訴時,媽媽的迴應是:

“都是你手機玩多了,以後要減少你玩手機的時間”

“就是因爲你不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所以纔想七想八的,今天作業寫完了嗎?”

類似的對話,在雅麗跟媽媽溝通的各種場景中都有發生,

這讓雅麗感覺自己內心的情緒在媽媽這裡是得不到支持與迴應的,

甚至讓她覺得自己的情緒是不被允許表達出來的,

因爲每當她表達出來後,只會得到打壓、傷害。

2)“等一等,下次帶你去”

“等一等,下次再帶你去。”

這是爸爸,經常對雅麗說的話。

談及爸爸,雅麗內心的感受很複雜,

一方面她覺得爸爸跟媽媽是站一邊的,

比如:爸爸經常出差,難得回來後,也是跟媽媽一起數落她的學習。

另一方面,她又很渴望親近爸爸,

尤其是爸爸愛跟雅麗分享自己的出差見聞,經常說以後有機會要帶雅麗一起去玩。

雅麗對此非常期待,然而他們從來沒真正一起去玩過。

約定的計劃,總是因爲各種原因讓雅麗“等一等”,然後一拖再拖、不了了之。

當雅麗因此控訴爸爸“總是說話不算數”時,各種對雅麗學習情況的問話,甚至質疑,鋪天蓋地而來——

“現在是學習的關鍵時機,你怎麼還天天想着玩?”

“一天到晚想着玩,難怪學習一直上不去。”

在一次次失望的積攢下,雅麗“習得”了一種思考模式:

有期待是不被允許的,是錯誤的。

於是,她“內化”了父母的忽視、打壓——

每當自己有什麼期待、想法的時候,第一時間“自我抹殺”。

因爲那是不對的、不被允許的;

因爲那樣期待,是得不到迴應的,是會受傷的;

父母對孩子的重要回應

瞭解到這些經過後,雅麗媽媽很心疼孩子,但同時也在想孩子“是不是太脆弱了”。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遷就她的,這就是人生、現實。”

“現在就這麼敏感、脆弱,長大出社會、工作後,那不就是玻璃心?”

雅麗媽媽擔心,孩子需要的這種迴應,會不會變成父母的一種溺愛、縱容,這樣孩子長大該怎麼辦。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中式父母的愛,總把很多的目光看向未來,擔心自己不能給孩子的未來打好基礎。

然而,從孩子的長遠發展來說,父母在孩子成長期給足的愛與迴應,纔是孩子成人後抵抗外界風險最好的鎧甲。

孩子需要的,也不是溺愛、縱容,而是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認真、尊重地迴應孩子。特別是要做到以下2點:

1)對孩子的負能量要回應,對孩子的正能量也要回應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會非常敏銳,會及時、支持迴應孩子;但在面對孩子正能量的時候,就缺少足夠的迴應與關注了。

比如:在孩子開心地和你分享一個話題,非常興奮地給你買了什麼“貴重物品”,過來擁抱你的時候,請及時迴應,而不是冷漠敷衍、說孩子亂花錢,或說“在忙”。

2)迴應孩子需要的情緒支持,而不僅僅自己關注的內容

比如,當孩子說“媽媽,星期天帶我去公園玩吧”,但你沒時間。

這時,你可以說“媽媽很想帶你去公園玩,但媽媽星期天有事情,可不可以下個星期再去?或者我們去近一點的廣場?”

這個時候,即便最終不能去公園,但孩子需要的情緒支持、內心的需要、聲音,已經被媽媽聽到了,所以不會破壞孩子的期待。

但如果說“就知道去公園玩,作業寫了嗎?你學習什麼時候能搞好?”,

這種迴應就直接略過孩子需要的情緒支持,而轉向自己關注的內容,對孩子是一種漠視、打壓。

父母要特別注意這2點。

最後,願每一對父母,都不要讓忽視成爲孩子無法解開的心理癥結;

也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被父母認真看見。

優質好課

免費領取

已添加過曉敏老師助理的家長

可聯繫任一助理回覆關鍵詞“資料”領取

未添加過的家長請掃下方二維碼領取

《親子溝通,青春期父母必修課》

《父母早知道,讓孩子遠離抑鬱》

《青春期網絡成癮10大因子自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