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慢慢理解了一個詞,「追溯性誤差」

問:

作爲職場打工人,我們似乎總是得揣摩別人的風格。比如說,領導是分析能力特別強的人,溝通時跟他打感情牌,十有八九就會被攆出來。他會覺得,「我在講邏輯,你在幹嘛?你是要走後門嗎?」

但是,也有些領導是比較感性的人,共情力很強,在乎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在乎正反饋。結果下屬跟他說,「我是那種剛正不阿的人,我就是來做事的。我說話難聽,你別介意。」然後,他介意了。

應付這種人際關係好難啊。對我們這些打工人,馮叔能不能給一點建議?

馮叔:

這就是人與人性格的差異。

其實,每個人的個性、行爲方式,能打動別人,或者與別人契合的點都是不一樣的。

舉個例子。年輕人談戀愛,兩個品學兼優的人未必能談到一起,因爲他們的性格特點和各自所中意的別人的特點未必契合。

我記得我念大學的時候,有個同學特別摳門。其實那個時候物質上都不寬裕。好些人因爲他的這個特點,不願意和他一塊兒玩。但是也會有人覺得他這是節儉,會過日子。後來,他就和一個覺得他這樣挺好的姑娘談起了戀愛。

也就是說,人和人的相處,其實是像齒輪一樣,互相能卡住,能契合,這才能運轉良好。

翻過來說,要想關係潤滑,相處得宜,就得儘量去找到能互相「卡住」的點。否則,不僅不會契合,甚至會鬧彆扭。

當然,每個人能打動別人的點,或者被打動的點,也是一直在變化的。

比如說,我20歲時和60歲時,容易被打動的點是不一樣的。

20歲時,容易被宏大的事所感動。當時我讀《三國志》,看到諸葛亮那麼偉大,那麼厲害,佩服得不得了。看到後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秋風落葉五丈原」,我感動得一塌糊塗,「小淚縱橫」。多年以後,我還特意去定軍山緬懷歷史,緬懷少年時的偶像。

可是到了現在,我發現自己已經不太容易被大事打動,現在特別容易被真實的小事打動,有時候刷短視頻都能掉眼淚。

這麼多年,經歷了太多宏大的事,慢慢理解了一個詞,「追溯性誤差」,就是最後發現很多事都是被包裝誇大,或者是被事後追溯描繪成那樣的。而在生活中經歷了很多事以後,再看到一些小事,就可能突然一下子被觸動了。

問:

您的意思是,我們在與人交往時,就得改變自己,迎合別人?

馮叔:

有一點很有意思,同樣一件事,或者一個行爲,用不同的角度去看,我們可以用完全不同的詞彙來表述,這些詞彙的價值判斷也完全不一樣。

我舉個例子。我們在職場中,總得去參加一些商務活動,去跟人吃飯。飯局上也總會遇到不熟的人。看到幾個互不熟悉的人,在同一個飯局上交流,我就想,這和相親不是一樣的嘛。這麼短的時間裡,要互相給對方留下印象,有了好印象,接下來就能繼續交流,纔會進一步談合作,做生意。

要是一見面就鬧得互相不舒服,以後大概率就不會再聯絡了,也就沒了合作的可能。

所以,相處時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善意,讓人感到舒服,你當然可以說這是迎合,但這也是溝通,是互相尊重。

再舉個例子。一個年輕人蔘加飯局,走過來一個五六十歲的,年輕人得給他讓讓座吧。我們中國人排座次有很多規則,有些地方的規則還很複雜,但有一個簡單的規則:年長的人爲尊。你不管他官大官小,地位高地位低,他年長你二三十歲,起碼向他禮貌性地讓一讓。但是,人家走過來,你就杵在那,甚至理都不理,也許老者馬上就走了,人家會覺得,「這孩子多不懂事啊。」

如果總是這樣,就是還沒適應成人社會的規則,也就進入不了「成人世界」,很多人際關係就不會潤滑,很多事也就辦不成。最終爲之買單的還是你自己,別人不會有什麼損失。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