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沒動靜?北市一區公寓價格2年跌15% 房仲:可以買
▲北市士林區公寓跌幅最大,近兩年下滑15.1%。(圖/記者張菱育攝)
臺北市公寓Q1整體表現不佳,有超過一半的行政區單價比往年還低。其中又以士林區近2年跌幅15.1%最大。房仲業者認爲,屋齡較高的公寓正面臨「青黃不接」時期,雖然成交比重仍高,但是價格出現下滑,但若可接受公寓的買方,也是個可進場的機會。
中信房屋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臺北市公寓交易狀況,僅有北投、中山及松山區的公寓價格未見下滑,北投及松山區Q1每坪分別爲40.5萬元、67萬元,中山區甚至出現連年成長的格局,Q1每坪65.8萬元,較2018年同季的每坪53.3萬元,上漲23.6%最多。
▲北市中山區公寓漲幅最多,近2年上漲23.6%。(圖/中信房屋提供)
其他行政區比起2019年價格則略減,士林、信義與中正區更是連續2年Q1出現價減現象,其中士林區跌幅最大,Q1每坪41.2萬元,較2018年同季每坪48.5萬元下跌15.1%,而中正區則有11.1%的跌幅,顯示公寓價格的確出現鬆動。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中山區公寓產品價格表現出色,消費者多偏好總價介於1000~2000萬元的物件,主要受惠於區域內的黃金生活圈,且幾近北市地理中心,前往北市其他區域都相當便利,因此造就公寓價格有撐現象。
張漢超認爲,雖然目前公寓產品仍爲成屋市場的交易主力,不過畢竟屋齡偏高,買入後往往需投入不少精神時間與費用整理,且在房貸條件上鑑價也較爲嚴格,除非路段及個人貸款條件俱佳,否則多少都會影響放款成數、利率甚至年限。
不過張漢超指出,政府積極推動危老都更,有利於加速公寓產品的汰換,對於交易面具有正面的影響。現階段公寓賣方因受成交量下滑的影響,價格出現些微鬆動,幅度雖然有限,但對偏好公寓類型的買方,是可以議價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