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合資,出路何在?

導語

Introduction

從廣汽三菱的停擺中,說不定看到的是包括北京現代在內的弱勢合資車企的未來。

作者丨曹佳東

責編丨曹佳東

編輯丨靳鵬輝

市場進入下半年,忙碌的中國汽車人又一次投入了將“卷”當成文化的鏖戰中,相信任何人都將生存視爲了今年的核心課題。從傳統汽車公司到以蔚小理爲代表的新勢力,幸福永遠是短暫的,唯有短兵相接、兩兩生死互搏纔是常態。

有人拼了命地想要出人頭地,不假,但每當這個時候,口嗨式自救,擺爛式迴應從不會缺席。回溯前6個月,威馬、愛馳的倒下,成了中國車市進化的縮影,那另一邊,對於身在二線的傳統車企,或選擇等待,或不再對市場反饋給予解決方案,該怎麼算呢?

數日前,廣汽三菱的一封“家書”道盡了自己的無奈,也讓外界察覺了世界的參差。在經歷了幾個階段的自我革命,依舊未能在跟上中國車市進化的步伐,討論生或死,都已經沒了意義。但說實話,快速裂變的格局變遷下,又有幾個合資廠商能脫穎而出。

從此前的長安鈴木、東風雷諾到現在的廣汽三菱,乃至那些市場表現每況愈下的企業,屬於它們的故事結尾,除了被市場清退,哪還有什麼別的出路。

今年以來,各個車企的處境,大家都看在眼裡。焦慮和急躁的微表情,也完全可以映射出整個合資板塊當下的境遇。那麼,對於以北京現代爲首的弱勢合資,其身上揹負的壓力無疑是不言而喻的。

而我們曾經給出猜測,在國際形勢驟變,消費環境向自主品牌傾斜的背景,一些沒有品牌光環的合資公司,很可能撐不過下一階段的市場大清洗。在此,眼看廣汽三菱的即將退出中國的落寞背影,誰又能說,像韓系車這樣逐漸被遺忘的角色,還能有一個朝氣蓬勃的未來?

短暫的復甦,並不值得說道

年中剛過,不管是出於自我打氣的緣故,還是希望借勢爲下半年的生死對決進行鋪墊,五花八門的“喜報”充斥於眼前。依託統計口徑不一致,新車交付的時間差等現實因素,人人都在用自己方式爲上半年的積極做着粉飾。高唱自己的讚歌似乎成了隔空向所有人喊話的底氣。

對比新勢力動輒控制整個輿論風向的騷操作,傳統車企聲音弱了許多。但更爲可怕的,在我看來卻是,在面對下行不止的現狀時,有人會在征戰過後提煉得失,總有人會試圖掩蓋自己的困境。

就拿北京現代爲例,將上半年累計售出123,259輛的銷量成績歸於自身的努力,有着強烈自我證明的意思。而同步13%的增長趨勢,好像也在煞有其事地在說明一個問題,韓系車的現狀並沒有那麼不堪。可話說回來,眼看自己的市場份額跌無可跌,旗下新品一個接一個歸於平靜,難道這能算是一張漂亮的期中答卷嗎?

儘管在大環境如此不友好的氛圍內,對於任何一家合資公司來說,尋求階段性復甦總是那樣艱難。向市場投放新品、強攻新能源市場、打造出圈營銷……用盡一身本事,即便最後落得個顆粒無收的結果,也得逼着自己往肚子咽。

可站在北京現代的角度,我敢說,與其在市場急速冷卻的調子找到一些可有可無的亮點,理應從源頭找到一些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如果沒有,再多的嘗試都只能算是苦苦掙扎後的一激靈。

換句話說,隨着市場進入被自主品牌裹挾的發展觀,消費者一改用腳投票的遴選機制,對待好壞產品的評價體系現已落在了全維度的視角之上。當北京現代宣佈自己跑贏市場時,誰都不願輕易相信,這是實力所致,這是主流消費者認可韓系車的證明。

於產品層面,過去半年裡,累計銷量53,661輛的伊蘭特(參數丨圖片),累計銷量49,693輛的第五代途勝L和ix35看似一同撐起了整個品牌銷量基盤,成了北京現代的中流砥柱。但細品一下,當低價且老舊的產品成爲一家合資公司的銷量核心,還有什麼東西值得稱讚的呢?

“苦產品久矣”是北京現代近兩年一直在面對的窘境。一年一款新車的發佈節奏,奠定了北京現代難以突圍的基礎。而像庫斯途這樣的新車,太過短暫的高光時刻,又何來爲之蓄力的資本。

是的,在20萬以上的價格帶,北京現代已經失去立足的根基。當索納塔、新勝達等知名車型碌碌無爲慣了,今年上半年,北京現代和識相地向市場推出了全新SUV沐颯。

親民的售價加上不錯的產品力,是這款車最主要的賣點。然而,眼看定位和ix35有所重疊,隨之而來的問題就在於,沐颯究竟是要爲北京現代的銷量做一個絕對的增量,還是僅僅侷限於將ix35取而代之呢?

要是重心落在後者,就目前中國品牌在10~15級SUV市場的內卷程度,沐颯的九死一生所挑明的東西,相信也不用多說了。

而於品牌營銷和用戶維護層面,受韓系車的固有形象影響,連捷尼賽思都無力做得更好,內部早已固化的北京現代又何來想法扭轉乾坤。哪怕身爲全球第三大的汽車集團,現代有的是錢可以扶持自己的在華業務,奈何,中國消費者是否還有心氣保留對韓系車的好感,早就是一個人盡皆知的事情。

不做改變,就沒有未來

弱勢合資車企究竟該用何種方式來維生呢?這個課題自從進入2023年,其實就變得分外棘手。品牌力沒有,聲量還不如自主車企,這些原本在中國活得滋潤,卻硬生生被擠到市場邊緣,誰能保證它們不會重蹈鈴木、雷諾、Jeep的覆轍呢?

自3月打響的合資價格戰火還未熄滅;緊接着,正當人人以爲,這場大戰的餘溫即將淡去,長安馬自達將新款昂克賽拉的起售價定在了8.99萬,破釜沉舟的氣勢可見一斑。

能救自己的人,終究只剩下自己了。儘管在一些人價值體系中,這些合資車企遠沒有到要將身段如此之低的階段,但是,只要稍稍看一眼2023年的市場境遇,你就不得不承認,在非生即死的選擇題面前,沒有什麼比採用“降價求生”的手段更簡單了。

北京現代走到今天,人人都將主要原因歸結於中韓關係緊張這一層面。一旦“家國情懷”的思想參與到每個人的購車環節中,銷量下滑幾無解藥。可從根源來看,被逼入邊緣地帶的合資車企,其落寞豈止於此。相較外部因素,未能充分理解中國消費者,過分仰賴現有模式而存,無力在產品煥新上做得更好等,皆爲誘因。

7月12日,在廣汽三菱發佈的《致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中,公司無奈承認,因產品銷售遠未達預期,經營陷入困境,公司於6月份正式進入臨時停產階段,並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員結構的優化。

另外,又如近日,馬自達CEO毛籠勝弘(Masahiro Moro)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所表示的,“由於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激烈,馬自達在中國的業務可能比較艱難,需要徹底改革其在中國的戰略。”

種種跡象在說明什麼呢?說明整個二線合資陣營的處境無一例外都顯得是那般淒涼。

或許和三菱、馬自達不同,國際業務蒸蒸日上的現代集團有着足夠的資本扶持中國業務。從傳統燃油車產品,到電動化技術的推進,現代會很驕傲地認爲,憑藉自身所積累的彌足實力,沒有理由會在中國倒下,一切都只是時機未到。

當然,作爲旁觀者的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當現代仍在不遺餘力借高性能品牌N以及高端品牌捷尼賽思,提升現代汽車的品牌形象,這個在中國連續數年創下年銷百萬輛記錄的品牌,還有着一些可供挖掘的底氣和潛力。

現在,對於電動化轉型,手握艾尼氪這個王牌的現代,仍選擇不願大力在華推進新品落地,可以有着自己的擔憂。只是身在這個對所有人都抱有敵意的時代,廣汽三菱的離開,並不會是偶然。北京現代一定要明白,那套屬於韓系車的精神勝利法,此刻並不值得大家推崇。隨着現代的品牌號召力一點點消逝,在放下骨子裡的執着之餘,更重要的就是在各個維度向中國車企看齊。

|曹佳東|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

唯快不破!

THE END

微信號|iAUTO2010

“你們都問我上半年賣了多少輛,只有我媽問我睡得好不好!”

油混,泯然無意義丨卷至半途

電動化,休想幹掉內燃機|卷至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