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觀察】打好樓市新政組合拳 讓優惠快速足量落地
市場需求是不缺的,這是記者在採訪全國核心城市樓市後最直觀的感受。
在前期一系列樓市政策措施密集釋放的背景下,被形容爲“見證歷史”的保交房配套政策,在剛剛過去的週末點燃了購房者的熱情。史上最低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以及歷史低位的貸款利率,有效降低了剛需羣體、改善羣體的購房成本,一時間“日光盤”“搖號”的景象在一些優質樓盤中重新上演。
這股熱情顯示,人們對住房的剛需不會消失,對優質住房的新期待仍在提升。事實上,從“有沒有”走向“好不好”,滿足人們住房新需求的房源供應仍不充分。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6平方米,折成使用面積只相當於日本1983年的水平;從設施上,六成城市住房還未達到配備電梯的基本門檻。
中央定調“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後半個月,這套以保交房爲主線,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自然資源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四部門共同擬定的政策組合拳,在供給和需求兩端同時發力,力求打好商品住房爛尾風險處置攻堅戰。在樓市啓動之前,股票市場已經先行反映了樂觀預期。
未來要進一步推動需求的釋放和行業的信心修復,則重在落實。
正如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上個月在鄭州調研時指出的,城市政府要堅決扛起維護本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主體責任,用好房地產調控自主權,因地制宜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金融機構要切實落實相關政策,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房地產企業要落實防風險、保交付的應盡責任,加快發展模式轉型,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可以看到,房企已拿出了“30天內首付不降,無理由退房”的宣傳口號,購房者以政策首付比例、利率下限規劃資金安排,無不真切反映了市場主體對系列政策快速落地的高度期盼。
近兩日,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多個城市,快速執行組合拳中的“公積金貸款降息”,爲系列政策的落實開了個好頭。期待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等各方落實責任,充分發揮新政作用,快速調整已明確不適合新供求關係的限制政策,足額落實廣大剛需、改善購房者應享的優惠政策,助力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構建,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