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騰訊湯道生:行業對大模型過去太樂觀,現在又太悲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深圳報道

今年6月,高盛發佈報告《Gen AI: Too much to spend, too little benefit?(生成式AI:投入過多,收益過少?)》,引發了許多人對AI泡沫的擔憂。

該報告認爲,預計在未來數年,科技巨頭、各類企業和公共事業單位將在生成式AI上投入約1萬億美元,包括對數據中心、芯片、AI基礎設施以及電網的投資。然而,迄今爲止,這些投資似乎並未帶來顯著成果,未來能否收回這些投資也是個問號。

這種擔憂,源自大模型落地的緩慢進展。今年,行業期盼的現象級AI應用並沒有出現,層出不窮的AI助手產品,用戶留存表現也並不佳。在產業端,企業對大模型的態度依然謹慎,這項新技術還沒有成爲企業非用不可的必選項。

高盛的一位研究主管認爲,AI要實現高昂投資的合理回報,就必須能解決複雜的問題。而且在成本上,他指出,像互聯網這樣真正改變生活的發明,即使在初期階段,也能以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顛覆高成本的解決方案,而不像是現在昂貴的AI技術。

8月初,美股“科技七巨頭”股價集體下跌,以及接下來英偉達股價的大幅波動,也體現出資本市場對於“AI泡沫”的憂慮。

大模型究竟是不是在堆積泡沫?9月5日,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EO湯道生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採訪。作爲一開始就致力於把大模型落到產業場景中的公司,騰訊對大模型的觀察和思考,或許能給行業提供一些參考。

從OpenAI推出ChatGPT到現在,大模型的熱潮已經在全球持續了兩年。湯道生表示,在這兩年中,很多從業者都經歷了這麼一個過程——從最開始的驚豔、興奮到後來的焦慮,擔心趕不上新技術趨勢,再到今天更趨於理想,更看重大模型給產業帶來的實際價值。

“這是新技術出現必然經歷的起伏”。湯道生說。大家對大模型可能存在一些誤區,起初不少人認爲,模型可以快速改變世界,對此非常樂觀,最近又有一些悲觀,覺得大模型好看不好用。其實,“短期高估進度,長期低估效果”都不可取。

過去出現過很多新技術,大家一開始也是一窩蜂投入、投資,甚至造成泡沫,然後有一些人放棄,同時也有少數人堅持。再過一段時間,大家就回到比較理性、務實的態度,去尋找實際的場景、痛點,然後進行打磨。

比如90年代,最早一代的互聯網企業,大量建立各種網站,後來發現商業模型不成立,大部分當時成立的互聯網企業都垮了。但是在今天看來,互聯網技術絕對是一個創造了巨大價值的技術,而這距離最早的那一批互聯網公司成立,已經過去快30年。

更近一點的例子是上一輪以圖像識別爲代表的AI浪潮。最開始行業對這些技術也沒有明確的落地預期,但經過多年發展,人臉識別、OCR等技術都已成爲許多行業的標配。

湯道生認爲,AI大模型也是這樣,它一定是一場長跑,要有信心和耐心,同時要堅持去做投入。“今天的技術也許在某些場景,只做到了50分或60分,未來要做到90分就必須要用時間去打磨”。

當下,大模型的演進有兩個明顯趨勢:一方面是技術持續迭代,模型的性能和效果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是落地場景不斷深化。

過去,業界關注的焦點更多是放在大模型技術上,各個廠商的產品迭代速度都很快,但是,評測榜單的成績並不等於產業價值。這也給用戶帶來一種感知落差——各個企業的大模型聽起來都很強,但在使用中卻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湯道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大模型技術的持續迭代固然重要,但企業擁抱AI,不是追求技術的酷炫,核心是要解決商業上的痛點。

“很多人太過關注模型和參數本身,認爲模型必須足夠大才好用。但實際上不是這樣,我們應該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挑選最合適的模型和路徑,以最低成本解決實際問題,纔是最重要的。”湯道生說。

這個過程,也是湯道生所說的大模型打磨過程,而打磨的核心,是想清楚大模型之外,還需要什麼其他的能力。

湯道生解釋稱,“在一些具體的場景,如果要找到解題的方式,大模型其實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而已”。就像對於AI,大模型只是這個賽道的一部分,其他還包括很多技術路線。未來若要搭建一套有用的智能系統,大模型可能只是其中一個模塊。

事實上,大模型也存在短板,比如很難避免“幻覺”的出現。衆所周知,數據是模型的原料,大模型時代,高質量數據的稀缺,對模型訓練會產生一定影響。

然而,很多企業的自有數據或者比較專業的行業數據,現在還沒有被充分利用。如果是針對某個場景去打造智能應用,其實未必需要大規模的數據,只要有針對性的專業數據就足夠。

針對“幻覺”問題,很多企業利用獨有的專業數據結合檢索增強(RAG)的模式,來作爲回答問題的事實基礎,然後再用大模型去生成專業的答案,就能給到用戶更準確或者更有針對性的答案。

湯道生表示,未來成熟的AI產品或方案,會是需要投入很多工程、集合不同技術能力的解決方案。“作爲一個科技行業的從業者,我始終相信技術革命的意義,也相信技術的出現能夠給很多老問題帶來新的解決思路。只不過現在需要大家多花點時間,針對場景、針對客戶在某個地方的痛點,來找到一個最優的方案。”

實際上,大模型在產業場景並非完全沒有進展。

在智能客服與知識管理場景中,基於大模型的生成能力,已經可以提升複雜問題的解決效率,提升回答質量;在智能營銷場景,大模型可以提升廣告素材的生產效率,增強營銷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在內容創意場景,大模型可以讓內容生產的週期大幅縮短,提供更多的創意玩法;在風險管控領域,風控大模型可以解決傳統風控中建模時間長、效率低的難題。

只不過現階段,大模型給這些場景帶來的效率提升,還不夠顯著,這也是很多企業不願爲之買單的關鍵原因。但是,未來如果大模型帶來的效率提升能超過企業的預期值,那大家的付費意願也會提高。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去沉澱,而對於身處其中的企業,尤其是創業公司而言,能否熬過這個沉澱期就尤爲重要。

近日,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在接受採訪時提出,大模型“六小虎”最好的結果就是賣給大廠。暫不論這個觀點是否正確,但朱嘯虎這樣說,已充分說明大模型創業的艱辛。

對此,湯道生表示,每一次技術變革,既會給創業公司新的機會,也會讓原來平臺性的企業跟他們合作,擦出更多火花。“大家關注的LLM(大語言模型)創業團隊名單,最終在全球能支撐多少家,尤其在今天這樣巨大的投入且商業模型不清晰的情況下,我認爲很難確定。”

在其看來,現在如果純粹想通過大模型賺錢,已經不太容易。因爲在大環境有壓力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零和”遊戲,大家是此消彼長的競爭關係,壓力會很大。不過,圍繞大模型周邊,尤其是應用場景,仍有很多機會。

湯道生強調,創業公司想要走到最後,應該算清楚成本,不能通過虧損來保持市場份額,這絕對不是一個健康的狀態。

事實上,像騰訊這樣體量的公司,過去幾年也在調整自身發展模式。據湯道生透露,騰訊雲通過業務聚焦,經營效率不斷提升,目前正在逐步向盈利目標靠近。

湯道生說,騰訊很重視大模型的投入,同時也重視可持續發展。“我們是細水長流,看準了就會堅持”。另外,在展望未來發展時,湯道生分享了一句話——“悲觀永遠是正確的,但是樂觀才能夠成功,”在這句話後面,他又加了一句,“樂觀且務實的人才能夠抓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