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學與公共政策的距離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關切美豬、美牛的健康疑慮,蘇偉碩醫師15年來立場如一,不因政黨更迭而變,他的堅持遭致某些醫界學界圍剿,包括網紅招名威林慶順教授等,這些批蘇的言論,核心要旨是,食用美豬不會超過安全攝取量劑量決定毒性

因爲高舉劑量論,這些學者堅持零檢出違反科學。但他們無法辯護的是,迄今臺灣政府仍規定瘦肉精禁藥,如同農委會防檢局所公告的145種農藥一樣,農民不得使用,餵養豬牛、栽植蔬果都不行。反對零檢出的學者要不要也呼籲政府解禁農藥?

劑量決定毒性,的確是毒理學基本原理,曾任職美國國立環境醫學研究所的饒連財,在環保運動崛起的80年代,是臺灣講授毒理學的先驅,其鑽研遠早於招名威等人。饒博士第一課開宗明義:「米飯吃多了也是毒」,此一立論承襲毒理學之父帕拉賽瑟斯(Paracelsus)的名言,他說,「萬物皆毒,無物不毒」,隨着劑量的增加,所有的物品都會從無害變成有毒。

作爲擾動醫學觀念的叛逆者,帕拉賽瑟斯的文字尖銳但零碎,常有佳句,但少完整的論述,他的概念被後人引申,構築了現代毒理學,特別是當學者爲食品添加物辯護時,帕拉賽瑟斯的「劑量決定毒性」是食品工業最好的護身符

若說劑量決定毒性是真理,那零檢出就是檢驗不出劑量,豈不更好。食品工業代言人沒講出的是,生產線上爲何非得置入添加物?爲了讓食品可以像木乃伊一樣,經年保存;爲了口感;爲了顏色;爲了包裝與運輸;爲了減低成本、增加利潤等等。但不是爲了健康。

帕拉賽瑟斯的立論必須放在當年醫界的環境下來檢視,他挑戰傳統學說,目的之一,釐清藥物毒物,毒物即藥物。同樣地,援引「劑量決定毒性」爲瘦肉精辯護者,不能將毒理學和社會現實脫勾來討論。依照毒理學,水喝太多人就會死,所以腎衰竭病患急診,搶救室的醫師打點滴時要考量水分造成的負擔。但現實上健康的人不可能短時間就吞灌足以致命的水量,所以水不是禁藥。爲何瘦肉精與145種農藥是禁藥,就是考量農畜產業、食品工業的現實,有些物質,就是不能開放,一開放就有風險

公共政策是利益與風險的選擇,毒理學只是選擇時的一項參考,不是公共政策的上位指導綱領。招名威與林慶順等人必須回答蘇偉碩提出的核心質疑。瘦肉精是禁藥,臺灣豬不能吃,爲何民進黨政府要開放讓臺灣人吃。招名威說:「食安角度來說,人是吃餵了萊劑豬肉,是吃豬肉不是吃萊劑。」事實是豬肉裡有瘦肉精,人吃豬肉的同時就吃下了瘦肉精,開放美國萊豬,就是民進黨政府開放讓臺灣人吃瘦肉精。從食安角度,應該更關心瘦肉精餵養豬隻後的生物濃縮與生物累積,以及豬隻特定部位瘦肉精濃度較高的問題。

豬是單胃雜食生物體,一天必須進食數次以避免飢餓,人喂什麼豬就吃什麼,美國飼養豬,餵食方法多元,過期牛奶、大豆、玉米、蔬菜、蕃薯梗,加上工業生產豬飼料,主流品牌就有十多種,豬不是非吃瘦肉精不可,當美國賣到俄羅斯、中國大陸與歐盟的豬都不含瘦肉精時,爲何臺灣政府要接受美國硬塞的萊豬?中國大陸可以用市場的力量,逼使美國豬產業改變餵養的作法,10年前,約7成的美國豬肉有瘦肉精,現在爲了銷往中國大陸,只有兩成有瘦肉精,爲何臺灣不跟隨,反而要吃中國大陸吃剩的美國豬?

馬政府開放幼齡美牛時,設下三管五卡,姿態很清楚,對美牛有疑慮,只是不得不屈從白宮壓力,所以開放的同時有把關;此次從行政院長蘇貞昌經濟部長王美花,爲美國萊豬強勢說項,唯恐辯護不力,棄守各種把關措施,還阻止地方政府禁萊豬。元旦談話中,總統蔡英文提到萊豬說:「我要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所有國人同胞體諒」,若萊豬對健康毫無疑慮,蔡何須訴說委屈與體諒。蔡的表白告訴臺灣人,開放萊豬是不得已,蔡狠狠地掌摑硬拗萊豬好話的蘇內閣。蘇貞昌之前跟着蔡的屁股後頭太緊,料不到蔡突然急轉彎,蘇煞車不及,活該撞牆。(作者爲倫敦大學貝克法律學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