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做亂卻無人負責? 陳盈州:公司要掌握策略風險

▲近來不少銀行董事會面臨許多治理上的實務困境,圖爲董事會開會討論示意圖。(圖/達志示意圖)記者林昱均/臺北報導近來不少銀行業董事會面臨許多治理上的實務困境,包括董事席次多爲法人、或是董事亂搞卻難以求償、獨立董事變成監視器,毫無實質監督作用等,對此勤業衆信銀行產業負責人陳盈州表示,提高董事會治理需做好4項關鍵,包括加強風險應對、檢視3道防線風險管理、平衡資本流動。隨着非金融業透過科技專長踏足金融業版圖,金融科技(Fintech)等創新模式,已重新定義金融業範疇發展模式及價值鏈。不僅爲各國政府於促進產業發展、監理帶來新的挑戰;陳盈州認爲,對企業而言,無論是內部提升優化或挹注外部創新資源,制定新策略勢必將招致風險,如何跟隨市場變化、掌握策略風險最爲關鍵。

另外,在金融業營運範圍不斷改變,從原先的金融業轉爲金融服務業,如今各業務單位、獨立風管部門和內部稽覈單位紛紛組成《3道防線模型》。陳盈州指出,實務操作上應持續檢視並不斷調整改進,同時,也應辨別董事會內外部功能性委員會的風險,全面掌握風險來源。

由於美國財政部將依循行政命令重新檢閱金融規定國際市場也傳出銀行監管法規將鬆綁的消息,不過陳盈州認爲,以風險管理爲前提資產運用人才培訓計劃、提升新科技處理風險效力、加強自動回報機制,並即時掌握政府政策與法規變化等,纔是防範風險、樹立良好形象與維繫顧客關係、邁向永續經營之道

最後,企業向銀行借貸資金進行投資或其他運作本身就是商業活動中常見的模式。陳盈州建議,銀行的營運策略應平衡業務發展和資本流動性等需求,將資金釋放至合適的對象與單位。▼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銀行產業負責人陳盈州表示,以風險管理爲前提的資產運用,並即時掌握政府政策與法規變化等,纔是防範風險、樹立良好形象與維繫顧客關係、邁向永續經營之道。(圖/勤業衆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