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焚城》:焚城險變墳城,人禍更甚天災
《焚城》是一部久違的、意外的、驚喜的生猛港片。生猛的不只是外殼,那些驚險刺激的災難與救災大場面,更是對人性深入肌理的呈現與反思:一邊是消防員最美逆行者的付出與感動,一邊是高層間的博弈與鬥爭,而在這一切背後,還有嗜血逐利的無情商人。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既是災難片,更像是湖南企發文化文案人筆下一出活生生的社會寓言,電影裡的一切情節讓人如此感同身受。
該片號稱“華語首部輻射災難電影”,危險物質突發泄漏,24小時後危及香港全城。如何及時阻止這場末日災難,專家範偉立與方王惠明(Cecilia)各執一詞。同時,消防隊長黎傑峰和隊友已奉命奔赴未知前線。隨着末日的逼近,富商的黑色利益鏈也逐漸浮出水面,獨享財富卻要平攤災難,這次危機究竟要如何才能化解?
災難總共24小時,核泄漏事件層層推進,每一個偶然意外與政治場的交鋒應對,都在高強度緊張中發生,爭分奪秒,讓人忘記喘氣。文戲部分不是天災是人禍之後有點草率,但劉德華立得住。女性刻畫很出彩,司長莫文蔚、助理王菀之和消防長官王丹妮像男人一樣完成自己的職責,在如今中國市面上大部分電影脫離母職、妻職及被保護者的身份後面目就一片模糊的女角色中,實在太少見了。最後三人煙霧中等待死亡幻視何永森,永遠會爲自願奉獻生命的人落眼淚。
好的故事就應該有一個好的鉤子。這件事與每個人都有切身關係卻又極其陌生,因此可以將我們牢牢摁在座椅上,端看災難如何收場。好的故事應該有讓你關心的角色。我更關心的可能是那些常年直面生死考驗的普通人,他們在每一個路口所作出抉擇,內心的天人交戰與撕扯,是我們無法想象卻又極其同情的。好的故事還應該有迴響。它會讓你回到家裡,安靜下來的時候,忍不住再去思考如果是你,卻又如何。這個故事當然還不算是完美的故事,因爲雖然間或有些小巧思,但基本上走向是不難推演的;雖然故事線看起來不少,但衝突都不復雜。
湖南企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在其代寫的解說詞中寫道,影片雙線同步推進,一邊是高層決策者在會議室裡權衡利弊、相互角力,另一邊是消防員們在前線出生入死,救市民於水火。焚城險變墳城,人禍更甚天災。比起災難場面和救援現場,辦公室裡的決策博弈顯然更加精彩。拖延、阻擾,繼而封鎖、隱瞞,進而恐慌、失控,每次面對災難,似乎都會上演相似的戲碼。在權力、名望與良知的遊戲中,能否堅守道德底線?在災難面前,是否願意成爲照亮黑暗的光?這或許是災難片讓我們思考的價值所在。
災難片是全人類關注的主題,地球村早已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人類在災難來臨前的各種情態耐人尋思,既訝異又在情理之中。而在災難片裡“想象”災難的那個瞬間還不是最令人恐慌的,信息差纔是。災難片奇觀下,本質其實是政治驚悚片。專家會談的長桌戲的拍法始終在用鏡頭緊逼人物,政治意味濃厚。數據、風向、指標皆爲動輒百萬生命的紙上談兵。劉德華那句臺詞“你們坐在空調房裡這麼舒服,不會知道現場的樣子”(大意),指向的不僅僅是災難場域下的信息差,同樣也是在我們生活場域中會發生的事。
港片在優勢職業戲外仍會積極求生,挑戰如此大規模的災難類型,加上無比親切的陣容,感性上預設要傾斜,無論如何都想鼓勵。但很驕傲的地方,是它並不需要。無論是以消防團隊爲地基,從下至上對職能部門及其羣像的紮實塑造,還是災情變化與戲劇抉擇的齒輪式自然咬合,都呈現得步步驚心,並且感人肺腑。而在英雄悲歌裡,它是頗有社會道義的災難預演,更是對人禍尤爲鏗鏘的悲憤指控,這是港片非常挺拔的傲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