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朝三暮四」還是「朝四暮三」好呢?
話說戰國時代,宋國有個養猴的老人,這些猴子歲久通靈,居然都像孫悟空一樣和人講話了。
因爲猴子養太多,經濟顯得拮据,最後不得己只好找猴子們商量,看能不能少吃一些栗子,早上只給三顆,下午再給四顆,結果猴子們當然將不滿意寫在臉上。
後來老人只好說:「那早上給個四顆,下午再給三顆好了!」這些猴子才心滿意足地接受這樣的提議。
東西不變,換個方式來給,結果就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可能是這個老人始料未及的事,可是也因此發現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溝通處理一些事情。
猴子本來應該自己摘香蕉吃,可是一旦被養猴老人豢養以後,就只能仰人鼻息,說三顆就三顆,說四顆就四顆,自己能夠決定的只有「方式」,而不是「數量」。兩岸的關係,從「互不承認」到「兩國論」、「一國兩制」、「一國兩府」到「一國兩區」,其實好像一直在某個框架裡繞來繞去,新的名詞是創造出來了,可是換湯不換藥,甚至模糊瞹眛的空間愈來愈大,好像幾乎連自己是誰都快忘記了。
這或許是一個很大的危機,如果再加上香港特區,一國那有兩區,應該稱爲三區,我搞不懂,這個「臺灣區」和「香港特區」有什麼兩樣?只是差個「特」罷了!這使得我想起最近重讀三國演義,東吳羣英面對曹操大軍壓境的心態。東吳孫權不虧是有見識的人,最後赤壁戰後還是遙尊挾天子以令諸候的曹操政權爲正統,然後繼續在江東稱王道孤。
兩岸的分立發展其來有自,要解決這樣的爭端要靠時間,而不是靠政治手段,特別是經濟挾帶政治的壓力,臺灣有自己發展的瓶頸和壓力,解決的方法不是靠外來的力量,而是自身的覺醒,我總覺得政府過於依賴外來的萬靈丹,欠缺了自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外交的議題上,意見的相左在所難免,所以需要更多的溝通互動甚至妥協,不一定要順着對方的風向球來說話行事,好像他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大老爺一樣。
不能自己去找香蕉吃嗎?一定要在那「三顆栗子」和「四顆栗子」之間抉擇嗎?過度傾中、傾美都不是一件好事?對中國大陸倚賴它廣大的市場、對美國靠它的入境免籤才顯得臺灣的重要性,然後大陸以經濟牽着政治,叫你回到政治的談判桌說一國兩區,你談不談?美國以瘦肉精美牛進口與否來個順便,你順不順便?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所求,就必須有所付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求,不然就是先衡量因爲「有所求」所要付出的代價,如果求少付多,那算盤可千萬要算得再精準一些,特別是對於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國家。
資本主義的如意算盤一直是創造需求,不管你需不需要,因爲只要有需求出來就必須消費,一旦消費就有錢可賺,我們一直生活在這樣的假象當中,很多我們的需求都是這些資本主義的國家或社會幫我們創造出來的,臺灣基本維持自給自足的社會、經濟功能性在那裡?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很多都需要仰賴進口,所以進口的油電、民生物資東西一漲價,民生物資也跟着漲,這種現象讓我不禁懷念起在地經濟的概念,經濟生活一直隨着外國在波動,說他是全球化的效應是沒錯!可是過於依賴外國進口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這些基本的民生問題還沒解決,和中國談一國兩區,和美國談瘦肉精牛肉進口的問題,不管如何總讓人有一種搞不懂輕重緩急的錯覺。
●作者新石,宜蘭,國小教師。簡介表示,這個世界應該更好,所以就把想像的世界透過文字寫出來,只要大家相信這個閒居偶得的一點小小觀念或想法有成真的可能,這個世界就會慢 慢改變,這就是他的初衷--分享自我、改變世界,至於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人,一個充滿想像浪漫的讀書人,似乎是嬉笑怒罵,卻是虎嘯龍吟,如果以詩來言志就 是:「漫步田光一畝間、前塵往事在眼前、風流瀟灑不敢問、特立獨行一片天!」。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