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路上 爲啥焦慮的總是“老母親”?
在育兒道路上,爲啥更焦慮的總是“老母親”?有沒有一些小竅門,能幫助寶媽緩解她們的焦慮呢?
生活中“虎媽貓爸”隨處可見
現實生活中,媽媽的焦慮可以說隨處可見,就連我自己也常常會深陷於這種焦慮之中。我自己的小孩還沒讀幼兒園之前,我的同事就告訴我,孩子一旦進入幼兒園,我就要想辦法進入家委會。當時的我,還對“家委會”這種組織沒有什麼認識,也不瞭解爲什麼要這樣做。
等我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兒園,我發現周圍朋友、同事(當然都是女性的朋友),給孩子報了很多輔導班,學習特長、體育項目、樂高機器人、英語、語文、數學……在我認識的媽媽羣體中,每個孩子的輔導班數量大概在六個左右,還有的小朋友在小學階段已經完成了鋼琴的滿級考試。這一切都是我焦慮的來源。
於是,我覺得我自己的小孩,也應該增加一些傳統文化課程的項目,卻遭到了孩子爸爸的反對。他認爲孩子輔導班的數量應該有所限制,不要讓孩子太累,也不應該打擊到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爲什麼媽媽羣體更容易焦慮?
當我靜下心來,思考爲何會陷入焦慮的時候,纔會發現一些問題的端倪。
首先,焦慮是一種負面情緒,且負面情緒的特點就是傳播快。情緒本身具有很強的感染性,而負面情緒的感染性比起正向情緒來說來得更強。也就是說,焦慮情緒本身的特點,就註定會將很多人帶入到這種焦慮的漩渦之中。
其次,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被情感所控制。雖然焦慮情緒本身有很強的感染性,但理智這種東西一旦找到進入的突破口,就能很快切斷這種焦慮營造的負向循環。在這方面,男性本身會比女性有優勢。
再次,男性羣體與女性羣體交流的內容有很大的區別。想想看,男性在社交過程中,不怎麼會討論自己的孩子,即使談論也很少涉及一些學習方面的內容。男性社交的話題更多地會聚焦在社會事件或是自己事業的發展方面。但是媽媽們就不一樣了,她們會自動屏蔽沒有生孩子或是結婚的女性羣體,然後迅速地切換到孩子教育的話題上。上週三我在孩子英語輔導班外面等候的時候,就發現有幾個媽媽已經迅速進入了關於孩子上小學問題的話題當中,不斷談論根據入學政策自己的孩子應該進入哪所小學,該小學的教學質量如何如何,以及哪所小學更好等等。
最後一個原因就在於比較,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焦慮這件事,那就是“沒有比較就沒有焦慮”。美國的精英媽媽馬丁,寫了一本《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其實,她是因爲在跟其他媽媽的比較中才需要這個包,也許當只有她自己的時候,她並不需要這個東西。還有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些討論孩子學校問題的媽媽們,話題最後的走向就是自己的孩子條件如何優越、自己的老公多麼有辦法等等。這些對話內容中,都暗藏着攀比和虛榮的心態。
媽媽們怎樣才能讓自己不那麼焦慮呢?或者說更少地陷入育兒焦慮之中呢?
邀請爸爸更多地參與到育兒之中。很多家庭都是媽媽帶着孩子上輔導班,輔導孩子寫作業等等,爸爸基本上沒有什麼存在感。有時候,是爸爸不想管,還有些時候是媽媽們不讓爸爸管。因爲,爸爸們一旦插手管這件事,很可能兩個人會因意見不統一而發生衝突。媽媽們要克服一切困難,邀請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之中。這樣就可以讓爸爸們的理性思維,來抗衡焦慮情緒中的情感過度的現象。
瞭解更多的信息。很多時候,我們會焦慮是因爲對引起我們焦慮的事情瞭解得太少了,當信息太少的時候,足以引發人們的焦慮和恐慌。各類輔導班的宣傳也正是借用了這一點,纔不斷地引發家長的焦慮情緒,從而讓父母選擇自己的機構。我不由得想起前幾天我接到的課程推銷電話,對方推銷的是英語課程,而且說自己的拼讀方式比現在市面上流行的自然拼讀法更好,並且不斷地強調“您要爲孩子的將來考慮呀!”我現在想想,這就是在煽動家長的焦慮情緒。
更多地關注自己的本心。媽媽們會在這種焦慮的情緒中越陷越深,走得更遠,很難再回到理性的道路上來。所以,媽媽們如果過於焦慮,要找到能夠讓自己獨處和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想想自己對孩子的本心是什麼。不要過多地加入關於孩子話題的討論,從而減少焦慮源,也就是說從源頭上進行一定的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