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交響詩《魯迅》唱給全球聽
9月25日,大型交響詩《魯迅》演出結束後,作曲家葉小綱(左)、指揮呂嘉(右)與浙江交響樂團全體演奏員向觀衆致謝。(新華社)
9月25日, 大型交響詩《魯迅》在京首演。(新華社)
以在兩岸都享有盛名的民國作家魯迅爲主題,大型交響詩《魯迅》日前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進行世界首演,由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指揮浙江交響樂團,呈現名作曲家葉小鋼把「阿Q」、「祥林嫂」等經典人物搬上舞臺,期盼藉此將「魯迅的世界」化爲「世界的魯迅」。
爲紀念魯迅逝世80週年,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令飛,5年前即展開策畫,並由魯迅文化基金會、浙江交響樂團共同委託葉小鋼擔綱創作大型交響詩《魯迅》,並推崇葉小鋼對魯迅作品中,體現的「民族精神」、「中國魂」,具有較深刻的認識。
周令飛贊體現「中國魂」
《魯迅》全球首演音樂會由序曲〈社戲〉揭開序幕,曾在電影《魯迅》中飾演魯迅、大陸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登場朗誦〈野草‧題辭〉,中央歌劇院女高音王威、旅歐男高音石倚潔等則唱出〈鑄劍〉、〈兩地書〉,整場音樂會由終曲〈魂〉畫上引人深思的句點。
葉小綱表示,自青年時代他就熟讀魯迅著作,曾多次探訪魯迅生平的足跡,包括紹興魯迅故居,以及魯迅生前最後10年工作、生活過的上海虹口,以及京、滬、紹三地的魯迅博物館與紀念館。對葉小綱而言,大型交響詩《魯迅》爲其得償夙願之作。
「在中國,寫人的交響音樂作品尚未有過,因此大型交響詩《魯迅》是中國交響樂創作的一個創舉、一次浙江實踐。」葉小綱表示,如何將中國化、本土化的創意,轉化爲音樂藝術的精神內涵,爲他創作過程中始終堅持的藝術追求。
《魯迅》交響樂本土化
《魯迅》爲交響樂創作中國化、本土化的又一次嘗試。
葉小鋼運用浙東一帶越劇、高腔,特別是紹劇等地方戲曲音樂與民間音樂元素,以現代作曲技法融合古箏、揚琴、二胡等國樂器,踏上探索交響音樂中國化的藝術道路。
葉小鋼等強調,全曲所有立意均取自魯迅原作,歌詞則改編自魯迅作品,魯迅爲中國文化與精神的代表,也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首部以魯迅爲主題的大型交響樂作品《魯迅》,希望透過音樂此一跨越民族、國界的世界通用語言,將「魯迅的世界」化爲「世界的魯迅」,讓世人皆能耳聞中華民族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