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失落之城」鑽探取得岩石樣本 科學家盼解生命起源之謎

「失落之城熱液活動區」位於世界最長海底山脈大西洋中洋脊。此區聳立約30餘個高度在30至60公尺間的白色碳酸鈣柱,彷彿海底城市,因此被稱爲「失落之城」,也令人聯想到失落的亞特蘭提斯文明。圖/UNESCO

英國科學家在大西洋中部被稱爲「失落之城」(Lost City)的海底區域進行鑽探,取出破紀錄、超過1公里長的地函岩石樣本。對其研究將有助於瞭解地球生命起源,以及地函是如何推動火山活動與重要的全球板塊運動。

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卡迪夫大學與里茲大學研究人員,前往美國佛州以東約2400公里的大西洋中部海域進行鑽探,得到逾1219公尺長的巖芯樣本。

該地點名爲「失落之城熱液活動區」(Lost City Hydrothermal Field),位於世界最長海底山脈大西洋中洋脊。此區聳立約30餘個高度在30至60公尺間的白色碳酸鈣柱,彷彿海底城市,因此被稱爲「失落之城」,也令人聯想到失落的亞特蘭提斯文明。

造成這些碳酸鈣柱的,是一種強鹼性,溫度介於攝氏40度至90度的海底熱液系統。科學家對該地特別感興趣,因爲這裡是目前已知最高的熱液噴口;海水滲透海牀巖縫在下方循環流動,透過百萬年歷史的地函加熱,從噴口涌出熱液。地函是位於地殼與地核之間的固態岩層。

專家表示,儘管這聽起來不如神秘古文明令人興奮,但這些熱液噴口對於揭開生命如何在數十億年前誕生於地球具有極大意義。

「海水與海底或海牀附近的地函巖反應會釋放出氫氣,而氫氣進一步形成如甲烷等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是微生物生命的基礎,這是地球生命起源的假說之一。」研究主要作者、卡迪夫大學地質學家利森伯格(Johan Lissenberg)表示。

研究人員使用研究船聯合果敢號(JOIDES Resolution)設備,在海面下853公尺深處進行鑽探,取出大段連續的地函巖樣本。研究人員說,這些樣本應該能代表失落之城熱液噴口下方的地函岩石。

利森伯格說:「這次回收破了紀錄,以前的地函巖鑽探非常困難,鑽探深度不超過200公尺,且岩石回收率相對較低。」他和同事記錄了巖芯樣本中的橄欖石礦物,在不同溫度下與海水發生反應的情況。

利森伯格解釋,研究這種反應以及其他海水與地函巖礦物之間的反應,將有助於科學家理解微生物生命如何在海洋深處首次形成。

英國科學家在大西洋中部被稱爲「失落之城」的海底區域進行鑽探,取出破紀錄、超過1公里長的地函岩石樣本。對其研究將有助於瞭解地球生命起源,以及地函是如何推動火山活動與重要的全球板塊運動。圖/擷自Nature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