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擴大篩檢 專家憂醫療不平等

明年起大腸癌公費篩檢年齡下修至四十五歲,同時四十至四十四歲大腸癌高風險羣也增列爲公費篩檢對象。記者潘俊宏/攝影

大腸癌公費篩檢明年起下修年齡至四十五歲,專家憂心,篩檢條件放寬,糞便潛血陽性人數增加,在醫療量能有限的狀況下,恐發生醫療不平等現象,籲應採取「精準篩檢」,國健署指出,擴大篩檢對醫療量能影響有限,爲提高效率,正研擬針對大腸癌高風險者,可自行選擇不做糞便潛血檢查,直接做大腸鏡的方案。

飲食西化,臺灣與多數國家相同,皆面臨大腸癌「年輕化」現象。爲提早揪出大腸癌患者,明年起,大腸癌公費篩檢年齡,從原本提供給五十歲到七十四歲民衆,降至四十五到七十四歲,如果具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的四十歲到四十四歲民衆,也納入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的對象。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癌篩擴大,但醫療量能固定,民衆等待篩檢結果時間將拉長,確認罹癌者住院、手術品質也會下降。研究顯示,臺灣上一次擴大大腸癌篩檢對象時,大腸鏡檢查轉介成功率下降百分之十六,且中部轉介時間降幅最大、南部等待時間最長,「整體效益不見得改善,還可能加劇醫療不平等」。

糞便潛血檢查僅用於確認陰性、陽性。臺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團隊研究發現,糞便血紅蛋白濃度愈高,罹患大腸癌風險也會跟着提升。葉彥伯建議,政府要強化篩檢效益,應推動「精準篩檢」,糞便潛血濃度高民衆,每半年至一年接受大腸鏡檢查一次,若濃度較低,可拉長篩檢間隔。經估算,將減少四分之一大腸鏡鏡檢次數。

陳秀熙表示,糞便潛血檢陽性者,濃度高比率僅約一成,在資源有限前提下,若採精準篩檢模式,篩檢年齡可降至卅歲,先做一次篩檢判斷風險,不僅能提早找出罹癌民衆,還可減少等待大腸鏡時間。

「篩檢年齡下修將找出大量遺傳性大腸癌患者。」臺大醫院企畫管理部主任邱瀚模說,找出遺傳性大腸癌患者,應優先對患者一親等篩檢,該筆投資會比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給付更具效益。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篩檢年齡下修五歲,對醫療量能的影響有限;針對高風險民衆,已研擬未來讓民衆可自由選擇,先做糞便潛血檢查再做大腸鏡,或直接接受大腸鏡檢查,實施的年齡範圍仍在討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