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徒到領班 臺灣配音員奮鬥之路陷「溫飽、成品」兩難

記者楊智仁/專訪

「兩津你這個大笨蛋」、「我們家還有32年房貸沒繳欸」、「哆啦A夢──!」說起回憶中的動畫,大家第一時間多半想起是這些聲音。在臺灣,配音這項工作擁有悠久歷史,也乘載着不少人的童年,但與日本聲優透過偶像化,受到世界各地動漫迷歡迎的情況相比,臺灣配音環境似乎有漸漸式微的趨勢,接下來,連思宇老師會仔細地和我們分享目前產業環境,以及配音分工系統。

▼連思宇老師分享臺灣配音產業環境,及分工系統。(圖/連思宇提供)

在臺灣想成爲配音員首先要從「配音培訓班」開始起步,通常臺灣配音走的是師徒制,帶領學生的老師們多半會擔任「聲音領班」,聲音領班工作身負龐大責任,除了分配角色、安排配音時間外,還需「看帶」,這些工作又以看帶最爲複雜且花時間:例如得在臺詞旁邊寫上 ( 哭泣、生氣 ) 等角色反應,也要在臺詞前面寫上 Time code,也就是時間碼,讓配音員知道這句臺詞是在幾分幾秒說的。

另外必須修改翻譯稿,讓臺詞更爲口語化且能對上角色嘴型,舉例來說,日文中的早安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翻譯成中文後就是「早安」,爲了讓畫面與聲音能夠搭配,這時候只能想辦法加字,像是改成「各位同學大家早。」看帶過程相當花時間,僅半個小時動畫有時候就要花費 3 – 4 小時修改,因此領班有時會選擇把看帶任務分配給學生磨練改稿能力,跟班學習或是幫忙看帶就有機會上麥配音,從小角色開始配起,而臺灣配音員就是這樣,從學徒開始一步步朝着夢想邁進。

▼配音訓練班是許多人夢想的開始。(圖/翻攝自華視配音班官網)

目前也會兼任領班的連思宇老師坦言,「看帶是件很辛苦的事,雖然耗時長 CP 值又低,不過卻能夠從中學到許多東西,還能加深對於角色以及作品的理解、訓練對文字敏感度,即時改稿能力也會獲得提升。通常臺灣配音員是分開錄音 ( 日本聲優們是一起錄音 ),有時也會採少數人一起錄音,如果領班不在又只有自己一個人配音情況下,配音員真的有時候會不知道自己在錄甚麼。」

連思宇老師表示,一些中配評價好的作品多少會有領班在場負責盯班,比如像《鬼滅之刃》、《間諜家家酒》,然而這種現象並非常態,「領班也是配音員,以一般影視、動畫作品來說,錄自己的部份後,還得盯其他配音員的話會花上很多時間,對比最後會拿到的領班費,我有時候會開玩笑說是在做功德、用愛發電,不過對我來說,把一部作品做好帶來的成就感更爲重要。只能說領班工作真的很花時間、也會因爲盯班沒辦法接其他工作,要怎麼做實在兩難,更別提有些作品是直接由錄音室安排,不會有領班在場,如何把控品質真的會需要配音員自己努力。」

日本聲優可以透過詮釋知名角色創造出更多聲量及額外收入,相較之下,臺灣這邊沒有偶像化的環境,全職臺灣配音員,日常生活收入取決於配音量多寡,「在日本,所有人一起配音可以爲作品激盪出更熱烈的火花,然而臺灣配音員們多半是分開錄,主要還是因爲 CP 值的問題,通常錄音一集大概是 600 塊錢,,只要把自己的臺詞配完就可以離開,接下來還能再去接其他工作,儘管一起錄的效果肯定比較好,但是當『成品好』、『溫飽』這兩件事情擺在眼前的時候,溫飽會是多數人的優先選擇,只能說現實面是非常殘酷的。」

面對生活高牆、預算不多、一人分釋多角、後製等因素的影響,連思宇老師坦言,確實有些中文配音動畫會因爲這樣導致作品呈現不是那麼理想,然而在面對外界不時對於中配的負面評價時,連思宇仍不免有許多感觸,在臺灣如此艱困的情況下,配音員們都是走過一段艱辛的路程,慢慢成長起來,單論實力而言,臺灣跟日本的差距沒有一般民衆想得那麼大,「讓更多人瞭解臺灣配音環境以及配音員們面臨的窘境,瞭解並重視、進而支持並喜歡中文配音」就是連思宇目前最希望實踐的目標,接下來本文將進一步帶大家瞭解那些「你可能沒想過」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