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兩岸大學生領袖營成了我的“尋根之旅”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第八屆兩岸大學生領袖營歷經九天八夜後圓滿結束,回首參與兩岸大學生領袖營的過程,我不僅收穫了學術方面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的許多收穫以及領導力的成長。
此次參與兩岸大學生領袖營與我先前參加的第三屆有所不同。這次活動莆田與平潭的路線是全新體驗,一開始通過“小三通”到達廈門,接着前往福州,再到湄洲島與平潭,最後回到海峽青年交流營地。另外,第三屆兩岸大學生領袖營主要是探索物聯網的世界,而這一次則是文化路線。
在所有站點中,湄洲島令我印象最爲深刻,因爲它意外成了我的尋根之旅。來到湄洲島的第一個清晨,我在晨跑中看到了一個漂亮的園區“天妃故里”,園區裡的“林氏宗祠”吸引了我的目光。仔細研讀介紹碑文,閱畢後更是感動萬分,因爲上面記錄的“西河堂”正是自己的堂號,據族中長輩告知,望屬西河亦爲九牧林氏。這是我第一次踏進宗祠堂,仔細研讀林家數百年來如何立德行善,感慨萬千。
當日(11日)早晨,營隊來到湄洲媽祖祖廟進行“三獻禮”儀典,我有幸擔任臺灣學員的主祭官,這一次的祭拜已經不是單純對神明的敬仰,其中更多了一份親情的牽引。
在行程中,我們還參觀了東南汽車城、閩都創新實驗室、福米產業園等,這些剛好跟我所學的專業物聯網、人工智能、傳感器設計相關,令我在學術上長了不少見識,開拓了視野。回想先前第三屆兩岸大學生領袖營時,我也參觀了數字技術的相關應用,爲自己回到臺灣的研究所後設計物聯網激發出新的思路。
除了學術交流之外,此次活動還包括不少歷史文化的行程。我們走訪了中國船政博物館,瞭解從過去到現在的造船歷史,從清朝時封閉思維到後來努力學習趕上國際趨勢,鑄造出海上的鋼鐵雄兵。而船政博物館的情景劇更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座位會配合劇情發展移動的新奇體驗之外,更感人的是情景劇中講述了船政的人是如何以團結的精神,一點一點地進步,打造出第一艘艦艇守護海疆,雖然最後不幸犧牲,但他們精神永存,令不少學員淚灑當場。
船政博物館僅是一小部分,很多我們參訪的歷史足跡在臺灣的歷史課本上已經消失。例如去年與馬英九先生參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這一段歷史在島內課本上僅有幾句介紹草草帶過。但不忘記歷史是相當重要的,這次來參加兩岸大學生領袖營,希望我們可以把遺落的歷史找回來。
兩岸大學生領袖營今年已是第八屆了,五年來四度參加領袖營,我不僅從一名大學生轉變成博士生,也從一位社團長成長爲學生會長,在學術及領導力方面都增進不少,而這要感謝活動中大陸同學的陪伴。雖然領袖營結束了,但春暖花開之際大家終將重逢。(作者林彥良是臺南大學學生會會長、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生、“大九學堂”二期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