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運動見證了臺灣多數民主的弱勢

楊禮安

最近陳爲廷立院教長的發言備受社會討論,筆者從這個事件裡,看見臺灣的社會運動普遍不受到社會的重視的問題,這從主流媒體報導比例、採編模式可看出端倪

首先,是系列有關反媒體壟斷之追蹤報導闕如,亦沒有整理討論國外在反媒體壟斷上的經驗做法,有關媒體併購的問題,大多在「臺灣壹傳媒交易」的欄目項下作零碎的整理,更別提針對「反媒體巨獸壟斷青年聯盟」所發起的學運,進行有時序的、詳列核心訴求以及說明媒體壟斷弊病的的完整報導。

其次,直到立院的「陳爲廷事件」爆發,翌日(12/4)報導將重點放在學生當天行爲,以「不符以下對上的禮貌規範」、不尊重長輩態度大肆抨擊;從這個論述基調可以知道兩件事:一、媒體經營者因爲政治立場關係,將焦點着重在學生的強勢言語,加上取圖煽動的照片爲「佐證」,好能「罪證確鑿」,爲社會大衆上演一場「今日我最媒體壟斷」的荒唐戲碼。二、臺灣社會深深的受到中式傳統禮教倫理的制約束縛,有別於西方教育較爲重視個體獨立思考、勇於質疑權威價值觀,如此便能在一定程度重創陳爲廷形象,質疑學運正當性。將焦點模糊化之後,輿論開始出現政黨色彩的污染(藍綠互鬥與紅衛兵之說的荒謬)、議會的程序爭議等等衍生話題,都形成了一種惡性內鬥口水戰……。

其三,在主流媒體引導的「禮教」譴責之下,學運主要訴求「反媒體壟斷、反媒體商品化」,以及更早發起的「反漲學費」,這些行動,如何歷時數個月的漫長陳情過程均未被提及,無法進一步引導探討這些議題的核心內涵,甚至,爲何教育部長被學生指責說謊,其中緣由?導火線?事件爆發後,亦不見政府首長針對反壟斷修法有具體迴應,而是強化「和諧有禮」來避重就輕。筆者以爲,緊咬着「陳爲廷事件」不放,是主流媒體受到所屬政黨意識型態的影響,報導方向已經進行選擇性的觀察,選擇以道德爲批判重心,達到斷章取義、混淆視聽的結果!公共議題討論層次若僅能如此,傷害的是臺灣民主化的發展。媒體經營已有政治立場考量,若再成爲「財團」的利益考量,那麼媒體市場會只是淺碟化的現象而已嗎?

學生運動的積極意涵是珍貴的民主化資產,有着參與公衆事務的熱忱、展現關心公共議題的組織力、給予執政者建言公民權落實;這應該是多元的大學教育中,重要的社會化學習過程之一,社會大衆應該給予高度肯定。從大多數參與此運動的學生中可發現,很高的比例是社會院系相關的學生,根本上來說,社會運動的精神,就是社會學院天職呀!社會學院的學生所研究的對象是資本家與勞工、是弱勢族羣、是社會百態、熱衷於挖掘事件背後的真相!我們的社會,是不是應該以一個更寬容坦然的心胸、正向的態度,和學生們一起認識社會運動的意義、關心我們的社會發展、實踐公民政治參與的權利

筆者觀察到,當今社會運動所體現的,正是臺灣社會多數民主的弱勢,多數沒有財力與權力的人們,對抗少數財閥將媒體商品化的野心。此時,若沒有人挺身奮戰、爲媒體的公共化發聲,社會等同於默認了私有企業對公共媒體的獨佔,財團勢力侵略了公共利益,將會使媒體成爲企業的化妝師大大的傷害傳媒公信力、降低閱讀支持率、影響銷售量,臺灣媒體言論自由與多元性受到箝制侷限,要朝向公共信託發展更爲艱困。一旦社會習慣依賴一個「權威」,藉以擺平、決定一件事情,就會侵害到個人發聲權利、支配人們認知的權利,憲法所保障身爲公民的權益便會受損、矇蔽閱聽權。而最終,勢必再引發一次革命!

●作者楊禮安,臺中,大學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