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資源出口到高附加值科技輸出 中國企業出海模式謀變
10月30日,上海國創科技產業創新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上海國創中心”)主辦的第三屆長三角科技產業創新論壇暨科技出海與ESG創新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與會人員就中國科創企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戰略與機遇挑戰等話題進行探討。在與會人員看來,當前,中國企業出海正邁入“走出去”4.0階段,在該階段,出海模式經歷着轉型,即從早期的產品和資源出口,轉向了高附加值的科技輸出。
民營企業成爲上海對外投資的中流砥柱
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新增出海企業數量持續攀升,海外市場貿易額與出口額雙雙上揚,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實現顯著增長,生動彰顯了上海企業積極投身國際市場、全力拓展海外版圖的強勁實力。在對外投資和工程承包方面,上海市商務委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共備案對外直接投資項目達674個,中方投資額高達61.34億美元,同比勁增13.8%;新籤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更是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103.1億美元,同比暴增91.7%。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總經濟師羅志鬆表示,從上海對外投資的行業分佈來看,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脫穎而出,佔據領先地位。投資領域主要聚焦高端科技產業,涵蓋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生物醫藥、軟件設計等前沿領域。
“民營企業成爲上海對外投資的中流砥柱,其對外投資佔全市總額的九成,展現出強大的市場活力。”羅志鬆說。
他認爲當前長三角科創企業出海機遇與挑戰並存,雖前景廣闊,但面臨更嚴格的貿易投資准入、高標準技術認證、知識產權保護及供應鏈合規等問題。爲此,上海市商務委積極行動,多舉措營造良好出海投資環境,在公共和專業服務方面出臺相關措施,在合規經營方面,印發ESG行動方案並舉辦專題培訓活動,成立“走出去”專家庫。
羅志鬆表示,上海市商務委持續加大支持力度,爲企業出海保駕護航,全方位助力企業拓展國際業務,增強全球競爭力,爲提升上海開放型經濟水平貢獻力量。
“走出去”4.0:科創企業出海特徵明顯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的最新研究顯示,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力度不斷增強,展現出新的活力與格局。出海經歷了從技術、產能到品牌的轉變,現階段在高端製造、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表現尤爲突出。這些領域的領軍企業已將自身定位爲全球型品牌,以國際市場爲核心,全力推動產品、產能和品牌的全球化輸出。
聯影醫療國際業務部總裁夏巨鬆表示,聯影醫療客戶已覆蓋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的近70個國家,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其出海成功的秘訣可以歸結爲清晰的國際化戰略、自主創新以及建立全球營銷服務網絡。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固,市場廣闊、韌性強、潛力大,但也面臨着新的挑戰和問題,“在全球形勢下中國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
在本輪企業“走出去”浪潮下,企業出海正在步入4.0階段,科技企業出海是此輪企業“走出去”一大特徵。一方面,各國數字化轉型加速,對高端科技產品和服務需求大增,另一方面,國內科創環境優化,大量獨角獸企業崛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同時政策積極引導,鼓勵企業在國際產業鏈中佔據高端位置,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開啓科創企業出海4.0的新徵程。
Equal Ocean創始合夥人黃淵普表示,當前出海已成爲各行各業的重要選擇,A股上市公司中在今年半年報中披露海外收入的數量從45%提升至53%,海外收入佔比從18%增長至20%以上,海外收入民營企業貢獻度也從22%上升至31%。
上海國創科技產業創新發展中心理事長黃岩指出,隨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雙循環發展格局的深化,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創企業在出海過程中由單純的產品輸出轉向高附加值的技術和品牌輸出,探索新的全球化模式。
出海企業應注重全球化戰略佈局
“中國企業出海將進入‘深水區’,企業應重視主要市場、尋找新增量並測試新方式,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黃淵普強調出海企業應注重全球化戰略佈局,充分利用全球資源,提升自身競爭力,在全球經濟舞臺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爲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提供前瞻性思考與指引。
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石安表示,面對內外部挑戰,中國企業國際化加速,產業升級需求迫切,AI正成爲產業可持續發展新動能。
博睿創始合夥人、CEO金京表示,科技企業出海是一把手工程,企業家需把握戰略方向,堅持長期主義,推動企業在全球化進程中成爲行業領軍者。
黃岩表示,上海國創中心將繼續發揮橋樑作用,通過產業對接、融資支持、科技孵化等服務,助力企業走向國際化,同時將ESG理念融入企業發展,推動全球創新生態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