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百年「天皇米」 吉野1號啟動地酒新局 「這麼傳奇的稻米 一生當然要種過一次!」
【撰文/李怡欣 攝影/林靜怡】
近年日本清酒受國人喜愛,本土酒廠也嘗試釀造清酒,其實日治時期臺灣已有釀製清酒的歷史!稻米是臺灣主要糧食作物,但提及米制酒,往往只想到常用於料理的紅標米酒,臺灣稻米育種也一向以食用米爲主,不似日本發展出專爲釀酒栽培的「酒米」品種。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持續繁種在地傳承百年的「吉野1號」,並由歷史資料發現「吉野1號」曾被認證爲「全島酒造最適米」。在遍地開花的地酒再生運動中,吉野1號再受全島注目,或將醞釀出臺灣稻米產業升級的契機。
吉野(Yoshino),是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花蓮農改場)所在地吉安的舊名,爲日治時期第一個官營移民村。在地老一輩農民都知道,吉野1號是有百年曆史的「天皇米」,相傳由日本移民青木氏從故鄉九州熊本縣帶來,米粒大、香味佳,還曾經進貢日本天皇。
以2009年宜蘭「友善耕作小農聯盟」成立爲代表,小農前仆後繼地種米、創立品牌自產自銷,2010年移居花蓮壽豐、轉行當農夫的藍於升,也對稻米品種的多樣化產生興趣。2012年他到花蓮農改場申請稻種,在厚厚的一疊資料中,被吉野1號的故事深深吸引,燃起熱血決定:「這麼傳奇的稻米,一生當然要種過一次!」
然而種下去才發現,吉野1號作爲百年老品種,產量與抗病力不及後來改良的新品種,植株可以長到140公分以上,容易倒伏。由耆老口述及文獻紀錄推測,約在1950年代後,花蓮農民便逐漸改種其他米種:1948年吉野1號兩個期作栽培面積共1,256公頃,1953年共1,415公頃,之後紀錄中斷,再次有文獻紀錄的1985年則只剩下65公頃。
「雖然近年吉野1號的栽培面積都在10公頃以內,但農改場的前輩一直有在留種跟純化,試驗田區有專門一塊田,每年都種吉野1號。」花蓮農改場副場長宣大平指出,「水稻豐歉因素測定試驗」長期使用具地方特色的吉野1號;藍於升在栽培後也並未「棄作」,而是持續少量種植留種,直到高雄餐旅大學副教授陳千浩來訪,開啓吉野1號的地酒實驗。
花蓮農改場長期爲吉野1號保種、維持品種純度,是吉野1號米能傳承至今的關鍵之一。 (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地酒再生運動翻動歷史 「全島酒造最適米」重現於世
陳千浩是臺灣首位畢業於法國勃艮地大學釀造學系、取得釀造技師執照的釀酒師,與臺中樹生酒莊合作釀造「埔桃酒」,橫掃各大國際獎項。嚐遍異國在地酒款的千滋百味,他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USR)的支持下,發起「臺灣地酒再生運動」,帶着學生多次到日本酒造學習清酒釀造技術,嘗試以臺灣米製作清酒。
在歷史博士範雅鈞《臺灣酒的故事》一書中,陳千浩注意到1931年正式發售的清酒「瑞光」,是以花蓮吉野米釀造,抱着微小希望向花蓮農改場詢問,沒想到這個品種不但沒有消失,而且還有人在種!
原來1928年花蓮港廳將進貢天皇剩餘的吉野1號米,送到總督府專賣局臺中酒工場,製成祭儀用的「黑酒」跟「白酒」,提供給全臺2 1個神社。約在當時,專賣局發現吉野1號釀造清酒風味優良,跟幾種臺灣米一同進行釀酒試驗,其中吉野1號精米時間較短、制曲表現理想,醱酵順利且酒粕較少,認證爲「全島酒造最適米」。除了瑞光全面採用吉野1號釀造,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從日本進口酒米益發困難,戰時推出的高級清酒「凱旋」也從日本米改用吉野1號。
陳千浩(左3)推動「臺灣地酒再生運動」,與花蓮青農藍於升(左1)、花蓮農改場副場長宣大平(左2)、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右2)和稻香國小師生共同覆育吉野1號米,併成功試做清酒。 (圖片提供/陳千浩)
日治時期,總督府專賣局以吉野1號釀製瑞光、凱旋清酒,圖爲當時酒標。 (翻攝範雅鈞着《臺灣酒的故事》
釀酒與食用需求大不同 風土條件、栽培管理不一樣
吉野1號的米粒大,據吉安耆老口述可以長到一般食用米的2倍,且有明顯的「心白」,就是米粒中心的澱粉團塊,爲基因及生長環境使稻穀充實期澱粉堆疊不完全所導致。宣大平解釋:「在白米的CNS標準(國家標準)中,一等米的白粉質粒要在10%以內,二等米15%,三等米20%,心腹白分越少越好。吉野1號的心白超過50%,無法列等,但釀清酒就是要用這個部分。」心白具有的微小孔隙適合麴菌深入,將澱粉轉化爲糖分,酵母菌再將糖分醱酵爲酒精。「食用米要Q彈、口感要好,酒米要容易蒸煮水解、出酒率高,重視的點不一樣。」
在宣大平牽線下,藍於升協助種植吉野1號米,交由陳千浩釀酒。爲持續維護品種純度,藍於升另外劃設一塊採種田,儘可能避免受其他米種影響,採收跟烘乾時把這塊田留到最後處理,「農改場給的100分谷種,我儘量把它維持在90分。」
酒米的栽培是否也受地方風土影響?藍於升的觀察是肯定的。他指出,壽豐都是沙壤土,產量不及土壤較肥沃的吉安,但壽豐種出來的米比較大顆,推測跟稻米分櫱狀況有關,「吉野1號算是不容易分櫱的品種,壽豐的分櫱又比吉安更少,但因爲養分沒有被瓜分,米粒就比較大,所以我乾脆插大叢,不讓它有空間分櫱,只要母株結穗就好。」
此外,稻米的蛋白質跟脂質會影響清酒風味,因此一方面制酒前會精米磨去米粒外層,而在栽培時則要少下氮肥,「找到品質跟產量的平衡點,我覺得是照顧吉野1號的難處,但也是好玩的地方。」然而氣候仍是最大的不確定因子,藍於升表示,「去年臺風多,秧苗拖了兩週才插,在秧苗場放到黃掉,又遇到水圳停水,停了一個禮拜纔來一天,那大家趕快搶水打田跟插秧,插到晚上9點。那期產量只有平常的一半,品質也不太好。」
藍於升表示,吉野1號米在壽豐沙壤土反而能收成較大顆的米粒,但缺點是產量較低。 (圖片提供/藍於升)
吉野1號(左)和「臺農16號」(右)等食用米種相比,可見米粒較大,且有明顯的心白。 (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