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戲的爲什麼離不開百順、韓家潭?

韓家衚衕位置圖 韓家衚衕25號

王越(北京文化學者)

有首竹枝寫道:“八大胡同客尚醒,醉生夢死任人評,誰家狎客常居此,公子王孫數不清。”這說的是,清初實行的滿漢分城而居政策,規定旗人不得經商,戲院、茶園、妓院只准許開設在城外,客觀推進了前門外的商業和戲曲發展。由於內城只許八旗官吏居住,還規定內城不得有文藝場所,所以那些王府顯貴、八旗子弟們只能出城到正陽門外來找玩樂。清代中葉的北京,經濟繁榮,全國各地的商幫紛紛來到京城,集中在前門外到大柵欄一帶。

北京的戲園集中在前門外

隨着城市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戲曲的興盛,北京的戲曲演出場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清初,設有舞臺的茶園以賣茶爲主。到了清朝末年,逐漸改變了這種局面,這時的茶座已經面向舞臺擺放。觀衆到茶座來不是專爲品茶,而是以看戲爲主,戲園內兼帶賣茶了。同治三年的《都門雜詠》記有“茶票”詩:“當十青銅八百全,付來觀劇也怡然。”《宣南零夢錄》載:“光緒乙亥,餘年十一,侍先慈入京,是爲三慶、四喜最盛時代,池子每座當十錢六百文,復增至八百。樓上每座十錢六千,後增至八千。官座由十八千增至二十四千。”

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都喜歡聽戲,他們特意在頤和園內建了一座三層高達21米的中國最大戲樓。清代除了皇宮和部分王府設有戲臺可以進行演出,政府多次明令禁止在內城修建演出戲臺從事演藝活動。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爲防止八旗子弟腐化墮落,曾諭“京師內城永行禁止設戲園”。《大清律》中也有“內城逼近宮闕,禁止開設戲園、會館、妓院”的例禁。前門位於宮城正前方,這裡的演出活動不僅可以吸引廣大的外城觀衆,同時也方便住在內城的權貴到前門外購物聽戲,滿足他們休閒娛樂的需要。從清代起,繁華似錦的前門外就成爲發展戲園的集中地帶。據《北京梨園金石文字錄》,清乾隆五十年(1785)在梨園碑文中記有北京的戲園共8家,而到了嘉慶二十一年(1816),即30年後則增至21家,擴大近3倍。《都門紀略》記錄十九世紀北京最大的九家戲園,其中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廣樂園、同樂園都在大柵欄,中和園在糧食店,廣和樓在肉市,裕興園和天樂園在鮮魚口,這些大戲園都集中在前門外地區。

李漁在韓家潭衚衕25號建造“芥子園”

老北京俗語稱:“人不辭路,虎不辭山,唱戲的離不開百順、韓家潭。”韓家潭東起陝西巷,西至五道廟,其西口與鐵樹斜街、堂子街、五道街匯合相通。全長360米,均寬5.7米。明代時此處地勢低窪,涼水河一條支流在此積水成潭,名寒葭潭。清康熙十二年(1673)狀元、禮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韓元少住此。

韓元少名韓菼,通經史,文章負盛名,曾領修《一統志》《平定朔謨方略》等書,名傳當時。韓元少覺得“寒葭”與“韓家”同音,故購地建宅,改稱韓家潭。建國以後改名韓家衚衕。

清初,戲劇家李漁從南京北上,寄住在今韓家衚衕慶元春旅舍。李漁號笠翁,浙江省蘭溪人,自幼聰穎,戲劇創作、詩詞曲賦、繪畫書法、園林建築等樣樣精通。著有《笠翁十種曲》《十二樓》《閒情偶寄》,編印《芥子園畫譜》。其家自設戲班,李漁親自帶隊到全國各地演出。他在《閒情偶寄》中稱:生平有兩絕技“一則辨審音樂,一則置園造亭。”李漁還在今韓家潭衚衕25號建造“芥子園”,計房屋34間,遊廊15間,堆石築亭、名滿京城,常有名流在此詩酒流連。北京黃米衚衕著名的“半畝園”,也是由李漁設計的。

芥子園後來成爲廣州會館,原有的疊石被拆除。解放後建有北京市第95中學,現爲西城區中小學衛生保健所。

韓家衚衕36號雲聚各大戲班

百順、韓家潭一帶的衚衕,與集中在前門外的各大戲園相鄰,老北京的梨園公會又設在今韓家衚衕36號,自然成爲各大戲班的雲聚之處。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慶徽班進京祝壽演出,陸續進京的還有其他各班。在這段時間裡,北京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之說。三慶的“軸子”,指演新編連臺本戲;“四喜的曲子”指四喜班的崑曲,《都門竹枝詞》:“新排一曲桃花扇,到處哄傳四喜班”;和春班建於嘉慶八年,由莊親王出資,約請外地名家和安徽藝人合作,以武戲爲主,“和春曰把子……工技擊者各出其技”;春臺班“聯絡五方之音合爲一致”,以演徽劇爲主,兼演秦腔和崑腔,因團內伶工以少年爲主,故曰“春臺的孩子”。

三慶班曾設在韓家潭,此後四喜、春臺等戲班分別住在百順衚衕、陝西巷和李鐵柺斜街。道光、咸豐年間,余三勝、張二奎、程長庚開創出京劇三大老生流派,被稱爲老生“三鼎甲”。程長庚先後居住石頭衚衕和百順衚衕,寓名“四箴堂”。以後“三慶班”也遷到百順衚衕,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梅蘭芳遷至此地居住。余三勝原是漢調老生,清道光中期繼著名漢調老生王洪貴、李六之後進京,搭徽班演出,住在石頭衚衕61號,後爲“四大徽班”之一春臺班的臺柱。張二奎在北京的故居有兩處,一處位於永定門大街路東之忠恕裡,另一處在石頭衚衕39號。張嗓音寬厚,唱腔樸實,時有“年少爭傳張二奎”的詩句。據傳咸豐十年(1860)因其母病逝,“以優伶僭用官宦排場舉動”而定發配罪,死於通州。

同治以後,譚鑫培是對京劇作出劃時代貢獻的極少數藝術大師之一,與汪桂芬、孫菊仙三人被稱爲老生後“三傑”或後“三鼎甲”。譚鑫培住在韓家潭內大外廊營1號,大門前原有木牌上寫“英秀堂”三字。譚家從清朝咸豐年間便在這裡居住,前後住了六代人,長達130多年。譚鑫培後人譚小培、譚富英、譚元壽、譚孝曾都出生在此。供圖/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