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靠什麼?

(原標題:“嫦娥”奔月靠什麼?)

11月17日,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自2007年起,先後有長征三號甲火箭(簡稱“長三甲火箭”)、長征三號丙火箭(簡稱“長三丙火箭”)、長征三號乙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成功助力“嫦娥”奔月。此次發射,是長征五號火箭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也是長征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征五號即將成爲參與探月工程的第四型火箭。

我們祖先向往月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神話故事中,嫦娥服下丹藥,飛上月球。如今,現實中的“嫦娥”,在長征系列火箭的託舉下,奔月已不再是神話。

長征三號甲火箭:率先登上中國探月舞臺先鋒

發射“嫦娥”記錄:2007年10月24日,長征三號甲遙十四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拉開了中國人探索月球的大幕,首次實現零窗口發射。

長征三號甲火箭1994年2月8日首飛圓滿成功,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2.6噸,在充分繼承長征三號火箭成熟技術基礎上,突破了以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動調陀螺四軸平臺、冷氦加溫增壓和氫氣能源雙擺伺服機構4大關鍵技術爲代表的上百項新技術項目,使得中國運載火箭技術跨上一個新臺階,至今保持着100%的發射成功率

長征三號丙火箭:中國獨一無二的非全對稱火箭

發射“嫦娥”記錄:2010年10月1日,長征三號丙遙七火箭,將嫦娥二號衛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刷新了中國探月工程新高度,也是我國火箭首次將衛星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長征三號丙火箭2008年4月25日首飛圓滿成功,標準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能力達到3.7噸,它由長三乙火箭去掉1、3助推器而來,是中國獨一無二的非全對稱火箭,它的誕生使我國高軌任務運載能力分佈更加合理,也標誌着我國突破非全對稱火箭設計技術,實現了長三甲系列火箭真正的系列化、組合化。截至目前,長三丙火箭所有發射任務全部獲得圓滿成功。

長征三號乙火箭:唯一一型兩次參與探月工程的火箭

發射“嫦娥”記錄1:2013年12月2日,長征三號乙遙二十三火箭,成功發射攜帶中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嫦娥三號探測器,標誌着探月工程第二步進入實施階段。

發射“嫦娥”記錄2:2018年12月8日,長三乙遙三十火箭,將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嫦娥四號”成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軟着陸。

長征三號乙火箭1996年2月15日首飛,標準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能力達到5.5噸,它是在國際市場需求的牽引下,以長三甲火箭爲基礎,“上改下捆”研製而成,是長三甲系列火箭的主力火箭。長三乙火箭雖然首飛失敗,但在全面的質量整頓和歸零後,圓滿完成了多項國外商業衛星發射,真正走出國門,在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長三乙火箭爲適應探月工程要求,開展了多項針對性研製,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成爲了唯一一型兩次護送“嫦娥”的火箭。

長征五號火箭:體積最大、能力最強的新生代火箭

長征五號火箭2016年11月3日首飛圓滿成功,是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總長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級,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級,運載能力、運載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標均居世界先進水平。長征五號火箭主要服務於我國探月三期、載人空間站火星探測等重大專項任務,也可用於不同地球軌道大型載荷及其他深空探測任務載荷的發射。

與其他火箭相比,長征五號系列火箭體積最大、能力最強,準備時間最長,在高密度發射狀態下,研製團隊採取多發並行的方式,分別在北京、天津、文昌同步開展工作,才保證了嫦娥五號按時從地球出發。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體積大、能力強的長征五號火箭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總檯央視記者 崔霞 楊弘楊 李廈 李寧 吳娛 陶嘉樹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姜哲 高崇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