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炎裕專欄-臺積電擴廠 全球市場雀躍

晶圓代工本質是資本密集產業,過去30年沒有主動海外設廠動機,政府也不準高階技術外流,但地緣政治變化以及疫情變數變數增加供應鏈風險考量,臺積電變成各國邀請投資首選。臺積電全球化佈局,先進製程5奈米以下持續放在臺灣大本營,海外部分美國廠開工最早但多重問題延後量產,而且三大晶圓廠建廠速度都持續放緩,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延後1年,英特爾俄亥俄州廠延至2026年底,三星德州廠也延至2025年,而臺積電日本熊本廠進展順利,因爲日本20年前就是半導體大國,加上日本政府施政效率,熊本成爲日本半導體產業復興的指標之一。

日本工作文化,臺日關係友好溝通管道暢通,加上日本政府大力支持補助,更多臺灣半導體業者進軍日本擴大業務,日圓走貶也是主要投資動能之一。此外,日本在全球半導體材料和設備製造仍居於領先地位,臺日合作互利,也是全球「去中化」代表之一。1980年代日本晶片製造佔全球50%,近年降至10%。日本政府支持半導體業發展強大完整的生態系,補貼額度多,政治干預少,設廠條件好,臺灣企業投資日本趨勢持續,問題反而是日本是否有足夠的人才。

臺積電爲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半導體廠,海外設廠可爲其半導體行業帶來聚落效應,臺灣半導體產業具備完整聚落,以及上中下游供應鏈廠,不僅有竹科、中科、南科等科學園區體系支持,臺積電大同盟也積極培養上游與材料產業競爭力,這次回到設備大廠的日本設廠,東京威力科創股價大漲,臺系供應鏈摩拳擦掌迎接機會與挑戰。

臺積電海外設廠,日本與美國相比略勝一籌,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第1期將延至2025年導入4奈米量產,2026年爲第2期3奈米生產可能持續延後,更令人質疑的是政治因素,拜登政府希望提供補貼儘速量產展現政績,但川普持續放話誤導式批評,明年能否照進度量產變數多。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019年曾說:「臺積電已成爲世界地緣政治策略家的兵家必爭之地」,2022年12月提到地緣政治大幅改變半導體制造環境,他表示:「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再回復」,2023年10月更點名半導體產業已沒有全球化,臺積電未來幾年挑戰更嚴峻,但他相信「臺積電可以克服未來挑戰」,每個國家都在擔心國家安全,而且臺積電成爲大家都需要的公司。

臺積電領軍全球高速運算及AI應用趨勢,臺積電成爲全球市值前10大企業,臺積電的競爭力來自眼光放遠勇於投資,加上政府施政與基礎建設配合,臺積電生產全球90%以上先進晶片與AI晶片,從半導體代工(Foundry)龍頭變成先進製程AI晶片軍火之王,與挑戰者英特爾與三星差距持續拉大。

華爾街估臺積電2024年營收850億美元,成長22%;2025年持續成長20%,營收將突破1,000億美元,擺脫其製造本質市值龐大的大牛股形象,2月臺積電ADR大漲後拉大與臺積電溢價,是臺股開紅盤指數創新高的主因之一。

去年ETF亮點在高股息,今年變成ETF指數型更受歡迎,買盤涌入臺積電含金量高(持股比率高)的ETF,原因之一是指數型ETF價格遠比臺積電股價親民,臺積電更是零股成交量第1名,內資與外資都等着低接臺積電,造成美股修正時,臺積電股價修正2-3天內就回穩。

2023年全球股市運作焦點是科技七巨頭,人工智慧AI股輝達、微軟等股價大漲市值大增是全球性成長,不僅是美國市場成長,七巨頭其他成員包括Meta、蘋果、亞馬遜、Alphabet和特斯拉,也都具備發展AI成長動能,全球資金投資這些股票持續推升美股表現,所以美國本土的CPI數據、Fed利率的影響力相對降低鈍化。

臺股也是如此,臺積電佔臺股權重達30%創新高,臺積電漲跌決定指數空間,指數空間再影響投資策略與資金佈局,今年以來只有資訊通路、半導體、AI股與重電股表現優淤大盤,5成以上個股是負報酬。

臺積電權重佔30%,但去年11月迄今每日成交值比重平均僅約6.3%,代表大多數籌碼都是中長期投資部位,臺積電全球擴廠後,中長期投資部位持續增加,籌碼安定度愈來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