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未來式2023 Camping Asia 最強聯手11月登臺

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of France,簡稱CND)及法國精品品牌香奈兒(CHANEL)共同促成的跨領域、跨文化、跨世代的國際藝術教育計劃「2023 Camping Asia」,將自11月20日起至12月1日止,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秉持「Open for All」的理念,Camping Asia針對所有型態的表演藝術學生與教職員推出豐富且多樣的營隊課程,還包括開放觀衆參與的「表演節目」及「開閉幕派對」等,多元內容顛覆既有的框架。

爲期12天的Camping Asia計劃共邀請了來自11個地區共21位跨領域藝術家、16所藝術院校超過120位師生參加,透過各式活動促進跨領域、跨文化之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受邀藝術家們除了授課並帶領工作坊,也將帶來11檔結合舞蹈與各種藝術形式的表演節目。一般民衆可透過購票方式前往欣賞,票券預購自9月15日起率先開放北藝中心會員預購,並將於9月22日起全面開放給一般觀衆購票。兩年一度的Camping Asia以拓展藝術教育爲核心價值,打造出一個跨領域及跨文化的交流與對話平臺,也是北藝中心串聯國際能量、培育新世代人才的重要形式。

「Camping」計劃於2015年由法國國家舞蹈中心創辦,在2017年與北藝中心簽定合作,由藝術家林人中擔任策展人,打造「Camping」計劃成爲一個學習、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爲了策畫2023年的Camping Asia,林人中與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及香奈兒品牌共同定義了跨文化的架構,以「Asia亞洲」作爲核心,汲取法國與臺灣之於表演藝術最好的做法與經驗,打造出深具在地特色的「Camping Asia」。

●我是學生!課程交流文化藝術

爲了讓不同藝術院校的學生與各領域藝術家進行交流,爲期12天的Camping Asia設計了不同的課程形式:包括由各校學生規畫並帶領的「早課」、由各國藝術家根據自己的文化及訓練背景設計的「大堂課」及「工作坊」。學生與藝術家也分別有機會在「學校馬拉松」及「表演節目」中發表創作作品;而最富含交流精神的「開閉幕派對」同時也涵蓋其中。交流主旨在讓同學們得以理解創作過程其實非常多樣化,有不同的路徑可遵循。

策展人林人中強調,由藝術家主導的工作坊不是單純的技術傳授,而是着重在概念啓發與研究方法。例如,藝術家林文中所帶領的「流體工作坊」以舞蹈課的形式展示舞蹈不是學習動作,而是察覺與擴展身體關節的動作範圍,以達到肢體律動的流暢性。

參與營隊的學生來自8個地區共16所藝術院校,包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立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南華大學、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國立中山大學、樹德科技大學、香港演藝學院(香港)、御茶水女子大學(日本)、韓國藝術綜合學校(韓國)、朱拉隆功大學(泰國)、拉薩爾藝術學院(新加坡)、安東布魯克納大學(奧地利)與加州藝術學院(美國)。來自視覺藝術、戲劇、舞蹈與設計科系的學生們將不同的專業背景帶入這項營隊計劃,每天上午由各校學生規劃帶領的「早課」讓接受不同系統訓練的參加者得以交換彼此經驗,拓展跨學科領域的知識視野。

●我是觀衆!我也想參與!

Camping Asia計劃的目標是希望能成爲「給下一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在開放、多元、整合的企畫下,本屆由來自歐、亞、非的藝術家帶來11檔各類型的演出節目,以多樣化、跨領域的方法展示身體律動,讓臺灣觀衆有機會欣賞多位引領全球當代藝術指標性人士的演出,所有節目也開放觀衆購票欣賞。

開幕作品爲肯亞藝術家萬吉魯卡穆尤(Wanjiru Kamuyu)帶來的《我是紅》(Portraits in Red),探討因種族和社會偏見所塑造的審美標準。藝術家透過演出挑戰主流審美觀,並質疑長久以來被歐美美容時尚產業所主導的美學標準。出生於泰國的藝術家畢他雅派方(Phitthaya Phaefuang,又名Sun)則帶來《身爲泰國混血兒我真他媽驕傲到不行》(REALNESS:LUK KREUNG),探索身爲混血兒的身分與LGBTQ文化的認同。

來自印度的舞蹈家阿森博朗(Aseng Borang)用《沒有人是局外人》(Terms and Conditions Apply)作品,試圖以簡單的遊戲結構邀請觀衆和表演者共同參與一場沈浸式的演出。行爲藝術家鬆根充和(Michikazu Matsune)以《跳舞吧!如果你想進入我的國家》(Dance, If You Want to Enter My Country!)檢視身份歧視和監控的陰暗面。

印尼著名的行爲藝術家麥拉蒂蘇若道默(Melati Suryodarmo)將呈現《開箱No.2》(Unpacked No.2),則帶來匯聚過去20年演出能量的「講演式展演」。首次來到亞洲的奧地利表演藝術家西蒙梅爾(Simon Mayer)以《迷幻長日(SunBengSitting)探討城市與鄉村、家鄉與異地、框架與自由。

2022年獲得日本橫濱舞蹈大賽評審團獎的臺灣編舞家劉奕伶作品《Game On》將焦點放在「競爭」議題。由太魯閣族原住民藝術家瓦旦督喜所創立的TAI身體劇場承襲祖先對自然大地的智慧及身體記憶,將帶來《深林》演出,強調了腳與土地的關係,記錄六十多式「腳譜」的獨特舞蹈。而藝術家黃懷德所創立的闖劇場將演出《扮仙》,融合傳統藝術與現代舞,透過觀察臺灣的過去與現在,進而發展出全新的身體語言。

由太魯閣族原住民藝術家瓦旦督喜創立的TAI身體劇場,承襲祖先對自然大地的智慧及身體記憶,將帶來《深林》演出。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2018年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amping計劃。圖/香奈兒提供

奧地利表演藝術家西蒙梅爾嘗試在臺上優雅演奏小提琴、粗獷使用電鋸,呈現城市與鄉村的矛盾,表現他不願屈服於類別和傳統的意願。(攝影:Gerhard F. Ludwig)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2023 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攝影:郝御翔)。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2023 Camping Asia即將於11月20日起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登場。圖/香奈兒提供

2018年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amping計劃。圖/香奈兒提供

行爲藝術家鬆根充和以《跳舞吧!如果你想進入我的國家》,檢視身份歧視和監控的陰暗面。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藝術家黃懷德創立的闖劇場演出《扮仙》,將傳統藝術融合現代舞,透過觀察臺灣的過去與現在,進而發展新的身體語言。(攝影:楊子逸)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生於肯亞的藝術家萬吉魯卡穆尤帶來的《我是紅》,探討因種族和社會偏見所塑造的審美標準。(攝影:Stephane Choucan)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2023 Camping Asia即將於11月20日起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登場©Hsuan Lang LIN林軒朗。圖/香奈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