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Camping Asia/站在當代潮流最前沿! 北藝中心攜手香奈兒 2023 Camping Asia 共創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
臺灣已故傳奇舞者羅曼菲曾說過:「大學之前,我知道很少的人生哲理,藉着和身體對話,纔對生命有了想法。」如何透過機構的力量讓臺灣舞蹈生態更具活力、擁有更開放的視野與機會?即將於11月20日至12月1日登場的2023 Camping Asia,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稱北藝中心)攜手法國國家舞蹈中心(以下稱CND)與香奈兒(CHANEL)共同合作,以交流、共創的絕佳契機,打造給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
【Camping Asia總整理】11/20北藝登場!11檔表演節目、活動內容5大亮點總整理
做爲引領當代歐陸舞蹈圈最前沿的指標機構,CND向來擅於陳述新的舞蹈語彙,亦是不斷實驗前衛作風的佼佼者。2015年CN D與編舞家Mathilde Monnier創辦了Camping計劃,並以夏令營形式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藝術院校學生、專業舞者、業餘舞蹈愛好者,以身體爲媒介進行交流。2017年8月北藝中心在親自探訪後,決定與CND簽署合作意向書。並於2019年在臺北舉辦首屆Camping Asia,一躍成爲亞太地區舞蹈圈跨文化交流平臺,同時匯聚來自亞洲、歐洲與美國的藝術家及相關科系學生參與,實踐跨文化、跨領域「Open for All」的理念。
北藝中心執行長王孟超表示,「這是首個用機構串聯另外一個機構所設立的藝術節系列品牌。但我們不只是邀外國人到臺灣,或讓外國學校及學生來臺灣交流表演。」透過策略聯盟的跨國交流,北藝中心能將更多、更新、更有趣的藝術家與表演引進臺灣,也能讓臺灣藝術家及其創作輸出國外,展現品牌跨國連線的優勢。因此北藝中心的孵育計劃,從不只是純粹創作經費上的補助,更是陪伴、媒合藝術家的重要角色。
藍盒子_Blue Box ©TPAC Photo by 趙紹伯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香奈兒持續邀請新生代創作者大膽追夢
歷經長達三年的疫情挑戰,2023 Camping Asia終於再次啓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加入香奈兒的協力合作,使計劃更加如虎添翼。王孟超表示:「香奈兒不是想找知名藝術家錦上添花,而是希望透過向下紮根的行動,培育下一代。」這點則是與北藝中心的初衷不謀而合。
事實上,CHANEL自2020年起,便邀請曾任倫敦蛇形畫廊首席執行官的Yana Peel擔綱香奈兒藝術與文化部門全球負責人,YanaPeel認爲「當全球都在努力適應新常態的複雜挑戰時,我們認爲透過藝術家的傑出創意,能幫助大衆換個角度想像未來。維持藝文界的生氣蓬勃並持續進步是香奈兒一直以來的目標,現在將透過此文化基金進一步擴大行動,讓引領未來趨勢的文化創作者和開拓者能得到所需的資源。」
香奈兒藝術與文化部門全球負責人Yana Peel。圖片提供/香奈兒
— 香奈兒藝術與文化部門全球負責人Yana Peel
長期支持藝術活動的香奈兒,今年亦與北藝中心合作Camping Asia,提供極具冒險精神的新生代創作者,嘗試全新藝術創作形式以及跨領域合作的追夢契機。Yana Peel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支持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這項跨世代、跨文化、跨領域的計劃,Camping Asia也將延續香奈兒品牌加速促進表演藝術之間創新、交流與合作的使命。」
《沒有人是局外人》5位核心表演者引領觀衆成爲表演的一部分。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以高強度課程活動打開身體無限可能
2023 Camping Asia預計邀請21位跨領域創作者與16所藝術院校逾120位學生,不只囊括全臺灣北、中、南藝術相關學校科系學生,亦彙集新、港、美、奧、泰、日等國共襄盛舉。12天營隊期間,將以從早到晚不同形式的高強度課程活動,讓學生們身歷其境感受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舞蹈與肢體教育的風格、樣貌與創作靈感來源。
各校學生規畫帶領的「早課」,由各校學生授課,並自主決定上課的內容,讓所有人皆可藉此瞭解各個國家、文化對身體的不同要求;來自各國藝術家根據個人文化及訓練背景所設計的「大堂課」及「工作坊」,前者開放給全體學生共同參加,後者則由來自亞洲、歐洲與美洲第一線創作者分享個人創作的經驗與方法。
而「學校馬拉松」將會在活動期間首個週六登場!這天所有學校會準備30分鐘的表演,主要以該校系特色爲演出內容,或展現一段正在發展中的作品。王孟超說:「短短一天內,就可以看遍十幾個國家學校的肢體訓練路線。這對學生來講,很能拓展他的眼界跟視野。」此外,每晚推出的「表演節目」則以參與Camping Asia的藝術家創作爲主,屆時也將以售票方式開放給一般大衆入場體驗。
國內外藝術家聯手呈獻精彩表演、工作坊
屆時除了邀請印尼麥拉蒂.蘇若道默(Melati Suryodarmo)、肯亞/美國萬吉魯.卡穆尤(Wanjiru Kamuyu)等國外藝術家來臺開課,也少不了旅歐臺灣舞者的經驗分享。比方像是來自比利時偷窺者劇團(Peeping Tom)資深團員兼首席的劉怡君,以及旅居巴黎,經常與不同知名編舞家合作的freelancer舞者彭詩雅,都將透過工作坊分享她們截然不同的藝術之路。
此外每晚推出的精彩表演節目中,來自巴西編舞家Calixto Neto的《狂森巴》,以全裸穿着高跟鞋大跳森巴舞的方式,徹底顛覆大衆對森巴的刻板印象。「重點不只是全裸,而是Calixto Neto透過處理他者先入爲主的文化印象,去談論他做爲巴西人的身分認同,並打破大衆對特定社羣在文化與身體展現上的偏見。」
還有來自闖劇場,由臺灣編舞家黃懷德所帶來的作品《扮仙》,則是將傳統戲曲裡「走八仙」的固定臺步,以社會中各種被形塑的典型角色詮釋而成,「比如說身穿三角褲、擁有超級大肌肉、倒三角身型的健美先生,將以比賽時一貫常見的姿態,走起戲曲裡扮仙的臺步。」整個過程精妙絕倫也讓人大開眼界。
《扮仙》是傳統漢族戲曲文化中,進行廟會活動或傳統戲曲前的開場戲。Photo by楊子逸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所說的「跳舞吧!舞吧!否則我們就要迷失了。」即便Camping Asia的存在並非唯一解答,然而在歷經這場盛宴洗禮後,或許能爲年輕世代捎來一絲疑惑與想像,讓人在更加遼闊的思維裡,持續以身體表達對世界的知覺痛感,並創造出寓意深遠的迴響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