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經評價就是“高級工”!濰坊創新舉措技能等級與學歷並肩齊飛

符合條件的高校學生畢業經評價就是“高級工”?這樣的好事,在濰坊已經實現了。

近日,記者從濰坊市人事考試和勞動能力鑑定中心(以下簡稱“市考試鑑定中心”)瞭解到,今年,濰坊市率先開展駐濰高校學生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爲高職院校學生開展技能等級認定工作,使他們能夠在畢業時同時獲得學歷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截至目前,人社、教育以及駐濰高校等多部門齊發力,累計評價高技能人才1.5萬餘人,爲濰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高技能人才支撐。

協同聯動、專班推進強保障

長期以來,參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學生主要以技工類院校學生爲主,對大多數高職、高校學生來說,只有畢業並從事相關工作後,才能按照申報條件逐級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在濰坊,這樣的“壁壘”被打破了。

爲促進高校畢業生成長髮展,提升就業能力,壯大全市技能人才隊伍,今年5月,濰坊市人社部門聯合教育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報經省人社廳同意,印發《關於開展駐濰高校學生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的通知》《關於公佈我市首批駐濰高校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業評估論證結果的通知》,爲駐濰高校學生搭建起了一個全新的技能評價平臺。

濰坊市召集了全市的駐濰高校,召開了學生評價工作動員會,併成立了由市縣人社部門和相關高校組成的工作專班。各駐濰高校也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明確了任務分工,形成了工作合力。經過努力,成功完成了13家駐濰高校的159個職業在人社部的備案工作。這意味着,駐濰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可以根據所學專業,直接申報對應的職業(工種)技能等級認定,並在考試通過後領取高級工技能等級證書。

專業評估、題庫開發齊發力

新版技能人才評價申報條件發佈後,濰坊市按照“打牢基礎、示範引領、統籌推進”的工作思路,要求駐濰高校按照“應報盡報、應評盡評”的原則,全面開展專業申報工作。爲此,人社、教育部門組建了聯合專家組,通過比對職業信息、專業綜合考量、考察評價資源等方式,對236個專業進行了科學評估論證。

濰坊市還整合了駐濰高校和技工院校的師資力量,以駐濰高校爲主體,採取“市級統籌、縣級落實、院校牽頭、專家指導”的模式,加速題庫資源的開發,爲技能人才評價打下堅實基礎。

“我院今年共有農業經理人、儀器儀表製造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物流服務師等15個職業(工種)獲得備案,涉及學院18個專業,共計2326人報名參加認定。”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校圍繞主導產業領域職業工種申報認定專業,並於今年6月底成功組織了高級工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整個考試過程進行了全程監控錄像,並接受了市人社部門的質量督導。目前,通過認定的學生已經順利獲得了技能等級證書。

服務指導、監督督導雙驅動

培養適應產業和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保質量”很關鍵。濰坊市堅持需求導向和服務導向,積極加強政策集成與供給,主動上門爲駐濰高校宣講政策,提供面對面的工作指導。重點在職業和標準確定、方案制定、備案申報、考務組織、專業人員隊伍建設等六個方面,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服務體系。

此外,濰坊市還重視提升駐濰高校應屆畢業生等級認定試點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根據《山東省技工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指引(試行)》中的要求,濰坊市加強了對這些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幫助他們熟悉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工作流程,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從而爲全面推進駐濰高校應屆畢業生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充分運用‘雙隨機、一公開’和‘互聯網+監管’等手段加強質量督導,督促建立高校內部質量督導制度,確保評價試點工作全程留痕,從而推動駐濰高校應屆畢業生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高質量推進。”市考試鑑定中心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精心組織、確保試點有實效

今年7月,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的大三學生張磊(化名)成功通過了學校組織的駐濰高校學生技能人才等級認定考試,獲得了“物流服務師”證書,在畢業那天,他不僅拿到了學歷證書,還同時獲得了技能等級證書,畢業後剛進單位就是“高級工”了。

“能在畢業前趕上這個政策‘紅利’,我覺得太幸運了!這比就業之後再逐級考證快多了!我的工作單位也給我兌現了‘高級工’待遇!”張磊對記者說。

駐濰高校學生評價試點,大大縮短了畢業生獲取高級工技能等級證書的時間,爲技能人才成長開通了“快車道”。這一舉措對學生成長成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以及壯大全市高技能人才隊伍都具有深遠意義。截至目前,濰坊市已累計爲駐濰高校評價高技能人才1.5萬餘人,爲濰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高技能人才支撐。

作爲職業教育大市,濰坊市擁有豐富的職業教育資源,並肩負着爲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技能人才的重任。下步,濰坊市將在駐濰高校評價體系、專業匹配度、服務指導等方面接續發力,加強認定工作的專業化、標準化、規範化,進一步提升技能等級認定水平和駐濰高校的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培養和輸出更多高素質的工匠人才。(大衆新聞記者 張蓓 通訊員 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