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防癌新觀念 勿讓肝癌找上門
根據臺北榮總、臺大醫院與高雄長庚等醫學中心近年來的癌症登錄資料分析,死於肝癌的患者中約有5至7成爲B型肝炎帶原者,3至4成爲慢性C性肝炎感染者,爲罹患肝癌的高危險羣。肝臟不同於其他器官具有痛覺神經,肝臟疾病不容易被察覺,而且通常肝臟只要有五分之一維持健康,就能正常運作。因此,當有黃疸、茶色尿、疲倦、食慾不振等明顯肝臟疾病症狀出現時,疾病多已處於較嚴重的階段。
三級防治肝癌,是全臺25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不可不知的觀念;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胃腸科主治醫師蘇建維表示,初級預防是不讓B型肝炎病毒進入到人體,我國自民國74年開始全面施打B肝疫苗後,小兒肝癌已大幅減少75%,可見此初期預防的效果最好。B型肝炎是一種傳染性病毒,會直接進入肝細胞內,不一定須經由肝硬化,就可以得到肝癌。二級預防是針對目前爲B型肝炎帶原者的族羣,如何降低肝癌的發生,或及早發現肝癌,給予治癒性治療;蘇建維指出,二級預防爲抗病毒藥物的使用,適時施予治療,除了考慮藥物副作用可能造成的影響外,不論是針劑長效型干擾素珮格西施,或口服藥物如貝樂克、惠立妥、喜必福、幹安能、幹適能等藥物,都已證實可以減少將來產生肝癌的機會。另外,透過定期追蹤腹部超音波檢查,也可及早偵測出小型肝癌,及早治療,此類患者的長期預後甚佳。至於三級預防,根據臺中榮民總醫院吳俊穎教授2012年11月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所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因B型肝炎導致之肝癌患者,接受切除手術後,再給予抗病毒藥物,可以減少術後肝癌複發率,並有效改善患者之整體存活率。近年來肝癌的死亡率已從第一名降至第二名,反應出使用抗病毒藥物及定期追蹤的成效。但在二級防治上卻遇到停滯期,有許多勤奮負責的B型肝炎帶原者,專注於工作,忽略定期追蹤與適時治療之重要性,不知不覺成爲肝癌的高危險羣,等到症狀出現時常爲時已晚。蘇建維強調,B型肝炎帶原者一定要主動積極定期追蹤,這樣才能找出需要治療的人,來使用抗病毒藥物,以降低B肝病毒對肝臟的破壞,進而減少肝癌的發生,爲自己的健康負責任。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