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軍武命脈」受威脅?12種關鍵材料其中7種被陸掌握
北約列出12種國防關鍵材料,其中7種被陸掌握。(路透)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方宣佈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後,美媒開始密切關注中國在多種關鍵材料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12月23日,美國《新聞週刊》報導稱,在北約列出的「對於盟軍國防工業必不可少的」12種關鍵材料中,中國「幾乎完全掌握了」其中7種,並聲稱「這對北約的軍事能力構成了重大風險」。
北約不久前發佈報告,列出了「盟軍國防工業必不可少的12種國防關鍵原材料」,包括鋁、鈹、鈷、鎵、鍺、石墨、鋰、錳、鉑、稀土元素、鈦和鎢,還稱這些材料對製造先進國防系統和設備來說不可或缺。
據北約介紹,鋁是生產軍用飛機和導彈的關鍵材料;石墨由於其高強度和熱穩定性,對於主戰坦克和護衛艦的生產至關重要;在潛艇中,石墨用於建造船體和其他結構部件,可顯著降低聲學特徵並增強隱身能力;鈷對於生產噴氣發動機、導彈和潛艇中使用的超級合金來說至關重要。
報告寫道:「這些材料的可用性和安全供應對於保持北約的技術優勢和作戰準備至關重要。供應中斷可能會影響基本國防設備的生產。確定這些關鍵材料是北約朝着建立更強大、更安全的供應鏈邁出的第一步,對盟國的國防和安全至關重要。」
然而,《新聞週刊》整理後發現,在北約列出的12種關鍵材料中,中國「幾乎完全掌握了」其中7種,包括鎵、鍺、石墨、鎢、鈦、稀土元素和鋁。
報導稱,中國對鎵材料的控制最爲明顯,佔全球產量的98%。而鎵對於製造用於先進雷達系統和導彈制導平臺等尖端軍事技術的高性能微晶片至關重要。中國還生產了全球60%的鍺和70%以上的石墨,其中鍺是夜視設備和激光瞄準系統等紅外光學設備不可或缺的材料。
中國控制着全球55%的鋁產量,這種材料的強度重量比特性使其成爲製造飛機框架、艦體和導彈系統的關鍵材料。中國還對鎢和鈦實施了出口管制。鎢是一種超緻密金屬,可用於製造穿甲彈。鈦因其強度高、耐腐蝕,對飛機框架和螺旋槳軸至關重要。
報導稱,中國在稀土元素方面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加劇了北約的「戰略擔憂」。因爲稀土元素是現代國防技術的基礎,包括精確制導武器、隱形平臺和先進的通信系統。
除以上7種,中國還在鈷和鋰的精煉過程中佔據主導地位,2022年分別佔全球產能的68%和72%。這些材料對於噴氣發動機、無人機電池和其他軍事系統的生產至關重要。
「中國在這些戰略材料上的主導地位讓華盛頓的決策者感到震驚。」《新聞週刊》稱,爲了迴應美國出臺的對華晶片限制,中國去年對美出口鎵、鍺和石墨實施限制,並於12月3日宣佈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加劇了北約在關鍵材料供應方面的脆弱性。
美國國防情報公司戈維尼(Govini)日前發佈報告稱,中國對美國關鍵礦產的出口禁令,將影響美軍所有軍種的武器生產,涉及1000多個武器系統、超2萬個零部件。
對此,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分析認爲,中國主導着一些關鍵材料的生產和加工,讓自己對於美國及其盟友國防技術的關鍵部件供應方面具有影響力。「美國國防工業基礎本來就缺乏滿足自身國防技術生產需求的能力,中國進一步限制出口,只會讓中國在此方面進一步超越美國。」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稱,美國地質調查局目前列爲關鍵礦產的50種礦產中,中國是其中26種礦產的最大供應來源。其中許多與鎵、鍺和銻同屬於中方「軍民兩用出口管制名單」。
12月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佈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
公告要求,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公告同時強調,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組織和個人違反相關規定,將依法追究責任。
外媒普遍將此視作對美國出口管制行爲的迅速反制,同時注意到了公告中的一句表述:「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組織和個人違反相關規定,將依法追究責任。」彭博社稱,這標誌着,中國開創了禁止他國企業向美國出售產品的先例。在此之前,制裁管制方面的「治外法權」似乎一直是美西方國家的特權。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日前刊文,向美國政府發出警告。他指出,中方此次迅速反擊,對美國關鍵產業造成「外科手術式打擊」;若美國繼續升級貿易爭端,中方的報復行動可能也會隨之擴大,因爲「中國手裡還有很多『王牌』」。
路透18日稱,目前來看,關鍵礦產將成爲中國在應對與美國不斷升級的貿易爭端中的「首選武器」。「問題只是,中方挑選的下一個關鍵金屬是元素週期表中的哪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