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長辯論】邱智淵/小野斷送了柯P的「總統夢」

邱智淵/獨立評論人。

2020年總統大選,藍綠三強鼎立的現象還存在嗎?小野做夢也不會想到,他的挺陳其邁言論,不僅讓柯P的藍營選票逐日流失,尚不知能否止血?而且他的動作除了讓柯P市長寶座險象環生,也幾乎斷送了柯文哲2020年的總統之夢。

柯P沒失分、姚丁也沒得分

行禮如儀的電視辯論會雖然促成了臺北市長主要候選人的碰面;或許受遊戲規則的限制,在攸關臺北市長寶座誰屬的場合,雖然衆人相聚了,各方相互辯詰卻完全沒有火花,讓整場活動平淡而無趣

在這場行禮如儀的政見會中,姚文智臨場表現確實表現比較好,但是他雖對柯P攻擊精彩城市願景論述不足的論辯,還是隻有民意代表格局,對其加分效果不大;相對的,近來受惠於「韓流」而聲勢躁起的丁守中,城市格局論述雖比姚文智好,卻亮點不族也不夠犀利,攻擊分析柯P流於傳統保守的常規,無法讓人清楚認知他比柯P好在哪裡,顯然也不能替他帶來多少聲勢。柯P在競爭者犀利度不足的攻擊中,因爲按表操課,臨場不出狀況的表現,反而得以閃過砲火,沒有失分。

這場失去火力的政見發表會,因而精彩不足、沒有亮點,主要的三位候選人都沒有失分,也沒有得分。這對於因爲「小野之亂」而嚴重受傷的柯P得以暫時避免大量流血而得以喘息。

丁守中未能借由此次辯論展現他累積20年要做臺北市長的功力,發表的政見無法讓人眼睛爲之一亮,認同他是收拾柯P爛攤子的最好人選,並趁機收復被柯文哲吸走的20%藍營支持者,最爲可惜。

由於能改變局勢的辯論會沒有被各方充分掌握運用,小野之亂後積極爭取原來支持柯文哲的藍營的選票流向就成爲柯丁誰能登上大位的關鍵因素了。

反害柯P

小野如果能夠主動請辭總幹事職務,是對柯P最有用的止血之計。小野出面懺悔,對柯P表達道歉之意,就說明了他根本不是一個搞選舉的人。他的挺陳,不僅讓柯文哲的藍營票三日內失血了近5%,讓丁守中聲勢躍起直接威脅柯P支持度,完全打斷了柯韓南北連線造勢機會,也等於放掉了柯P即使落選,也可以以白色力量進軍中央的力氣。加上他以潑婦罵街、狂放傲慢的方式詮釋自己的挺陳行爲時,不僅嚴重傷害了文藝界形象,也讓柯營支持者開始懷疑柯P的眼光。

所以,小野真的不懂選舉,不懂政治,又不瞭解柯P,他完全不知道他在過去三天的表現,對於柯文哲選情造成了嚴重傷害。小野的自以爲是,讓柯文哲原來的白色色彩染上了綠色的陰影,也讓柯可以在選後窺探總統大位的機會,退回到必須先保住臺北市長再說,再說,柯P原來可以循「阿扁模式」往上一層樓的機會幻滅。

韓粉就是柯粉

韓流與柯風本來就是二而一的「網紅」行銷模式,這完全是年輕人的思維與文化格局,韓粉與柯粉兩者其實是高度重疊的。小野等人也已不是網路世代的人類了,不懂得網路世界的遊戲規則,還硬要以藍綠的對立硬套在網路青年上,還要對網路世代老氣橫秋的施以教訓,這當然造成了網路的反彈,甚至讓柯文哲嚴重失血。

小野沒認知,綠營選民在臺北市的棄姚保柯已經接近極致,所能移轉的票已不多,加上姚文智近日曖昧的助選言詞與柯P太太前往臺中參觀花博,就代表着臺北市最後一波棄保正在進行中,一切正在不言中;但是他這種未得柯文哲同意的魯莽挺陳言論,沒有幫忙拉擡到陳其邁;卻反而讓原來支持柯P的淺藍因爲小野的舉動開始猶疑不定。

更糟糕的是小野在隔日狗尾續貂的出面,用極爲粗鄙傲慢的言論痛罵丁守中對他的批評,又做了一次極爲做作的「假哭」動作,促使原來還支持柯P的部分藍營支持者開始迴流丁守中身上,讓原來還穩定領先的柯文哲的支持度縮小到與丁守中五五波的局勢,這才使柯文哲發現事情嚴重,必須要小野出面公開道歉。

▲日前臺北市長柯文哲擁抱競選總幹事小野。(圖/記者陳家祥攝)

網路呈現了「真實」的一面,這也是運用網路竄起的柯文哲和韓國瑜會受到網路喜歡,成爲「政治網紅」的原因。透過網路直播,政治人物無所遁逃,必須把最真實的一面傳達出來,相較以往候選人可以經由傳統媒體幫忙塑造形象的,甚至造假形象的作法,網路世代認爲透過網路職播實境秀,這樣的政治人物纔是真的。柯文哲與韓國瑜又會玩又勤於耕耘自然能成爲年輕一代心中的網路偶像。

柯韓大聯盟

不管柯韓兩人能否同時當選北高兩市市長,但是他們在選舉中創造的網路聲量,正代表了網路世代成爲臺灣政治的主流,而且這種崛起於虛擬世界又超越藍綠的柯韓結盟也會改變臺灣的政治生態,甚至成爲2020年的總統大選的造王者(King Maker)。可惜小野破壞了這個現象,甚至還讓柯文哲出現流血不止的困境。

虛擬是否凌駕實境,網路所帶起的直接民主是否會成爲未來民主政治主流,下一個政治網紅又是誰呢?這值得我們好好的觀察。

熱門推薦》►大選結果將牽動中國「對臺佈局」,朝野都「輸不起」►民進黨禁不起「韓流」的考驗

►放眼2018大選/點我看【全系列觀點文章

►看更多【邱智淵】專欄文章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責任編輯:蔡易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