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的風吹到了海外

從一日大促的狂歡衝刺,到戰線足月的促銷長跑,這個頗具氣象的消費“節日”已邁入第16個年頭。人們不禁要問,“雙十一”還能“加載”出什麼新內容?

近日,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韓國等地正式加入淘寶天貓境外“包郵區”;京東全球售則新增馬來西亞、泰國兩大包郵站點。相應國家與地區的用戶下單滿一定額度後即可享受免費送貨權益。

包郵效應作用下,海外“爆單”加速。大促剛開始,僅參與淘寶天貓跨境包郵的商家中就有近7萬家成交翻倍增長。

某女裝品牌創始人婁辰則表示,在出海包郵的嘗試中,他想看到的不僅是“賣貨到海外”,更是通過在品質服飾、原創設計領域深耕,將中國品牌真正推向全球舞臺。

而到了“雙十一”期間,支持跨境包郵的商品品類豐富度進一步提升,從服飾擴展到美妝、3C數碼、潮玩、母嬰、家居、運動戶外等多品類、多行業。

低成本、輕操作,是大促期間大多數商家的感受。商家擁有貨權和定價權,可以基於現有的平臺“一鍵”開通海外市場,無需增加額外運營成本;在收到海外訂單後,商家只需將貨物發至國內的集運倉,後續物流環節交由平臺完成;當海外消費者提出退貨退款時,由平臺承擔成本……

創新的物流體系、支付解決方案等爲這場“包郵到世界”的長途“拉練”提供了保障。與此同時,跨境業務的橫向推進,離不開縱向深挖消費者“末梢”需求,根據細分品類因地制宜、優化供給。

旅居日本大阪的霍先生常在中國電商平臺進行“反向海淘”。今年“雙十一”期間,淘寶在日本包郵的門檻是199元人民幣。霍先生選擇一次性結算多樣商品,實現物流費用減免。待各個商家的包裹到達集運倉後會被統一配送到目的地,整個過程只需一週左右。

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看來,中國製造全球“圈粉”,得益於完善的供應鏈體系。這可以保證生產的靈活性和效率,使企業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不斷創新產品設計。而今境外“包郵區”擴圍,於中外企業而言,是將“供應鏈”轉化爲“共贏鏈”的機遇。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