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棄子易果生鮮破產,CEO張曄稱已確定重組方

(原標題:獨家丨阿里系棄子易果生鮮破產CEO張曄稱已確定重組方)

陶力

從2014年興起的生鮮電商熱,依然風生水起。衆所周知,創業從來都是九死一生,即便是生鮮電商開創者易果生鮮(以下簡稱“易果”),也沒有例外。

圖源:圖蟲創意

10月15日,易果生鮮CEO張曄在接受21Tech採訪時證實,該公司的確已經進入破產重整,正在重組過程中,目前已經有確定的重組方。但是,對於具體的細節他並沒有透露更多。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已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

公開資料顯示,易果生鮮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致力於都市高端家庭提供生鮮食材的生鮮電商。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爲其大股東,持股16.56%,張曄爲第二大股東,持股13.94%。此外,阿里巴巴香港公司持股11.8264%,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持股9.6245%,以此計算,阿里系持股超過38%。

行業人士看來,易果的破產與阿里巴巴對於生鮮品類的策略調整,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對此,阿里巴巴官方並沒有迴應。據悉,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經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爲倪麗靜、馮向東,開庭時間爲2020年11月3日。

臺前消失幕後

公開信息顯示,易果成立於2005年,致力於向都市中高端家庭提供生鮮食材。曾先後獲得阿里、蘇寧、KKR投資等知名企業的7輪融資,在生鮮電商領域一時間風生水起。

圖源:天眼查

2013年,易果獲得阿里巴巴數千萬美元A輪戰略投資;2014年,阿里巴巴聯合雲峰基金進行B輪投資;2016年,易果再獲阿里巴巴領投的C輪投資;2017年8月,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出資3億美元投資易果。截至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先後參與易果四輪融資,後者也獲得了天貓超市生鮮的獨家運營權。

易果成立之初,是一家向普通消費者提供新鮮食材的企業,隨着阿里的幾輪投資,易果逐漸從臺前走向了幕後。從面向C端的生鮮電商,逐漸轉型爲供應鏈企業,專注爲包括盒馬大潤發、餓了麼等阿里平臺提供生鮮供應鏈服務,也因此進一步加深了對阿里的依賴。

易果集團聯合創始人金光磊曾透露,2017年易果集團GMV達100億,較2016財年披露的36億元增長178%,預計將在2018年實現盈利。根據2017年的數據,易果生鮮的訂單有九成來自天貓超市,呈現出高度的依賴性。此外,易果實現批發、分銷、零售、線上線下餐飲全渠道覆蓋。據21世紀經濟報道在2018年12月的報道稱,來自阿里巴巴的訂單,佔據了易果集團收入的50%。

轉折同樣發生在2018年12月,阿里巴巴組織架構調整,將此前易果負責的天貓超生鮮運營轉交給盒馬鮮生,並與盒馬深化合作,以進一步打通線上線下,加速建設和升級生鮮供應鏈體系,推進阿里生鮮全鏈能力

對此,一名資深電商行業人士在接受21Tech採訪時認爲,盒馬從成立之初,管理層多次表態要搭建獨立的供應鏈體系,從產業的上游到末端,形成整個數字農業的體系。在此背景下,易果在整個阿里生態圈內,能夠拓展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據悉,在銷售渠道方面,除了運營天貓超市生鮮區、蘇寧生鮮、易果生鮮,易果旗下的雲象還有B2C、O2O、大賣場、標超、便利店等各類渠道。但是,倉配成本仍處於較高水平,持續燒錢、虧損嚴重。

“易果經營的品類中,進口水果只是小部分,主流的品類是進口海鮮、魚肉等產品。但是,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這塊消費驟降,海鮮進口商的業務遭到重創,很大程度上也讓易果雪上加霜。”前述電商行業人士進一步補充。

阿里戰略下的“陰影”

時間回溯到阿里巴巴投資易果時的2013年,彼時的市場中並沒有太多生鮮電商可選項。對於巨頭來說,這是一個盈利很難但是又不能失去的市場。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百度分別投資了每日優鮮、易果、天天果園和中糧我買網。上述四家平臺融資額度累計達174億,佔據了75%以上的市場份額。不過,目前這四家平臺依然處於虧損中。

某電商公司離職高管曾告訴21Tech,平臺類生鮮電商處境很難,毛利率低,物流成本高企,看似紅火,背後其實都是資本在推動,行業並不是良性發展的。

綜合性的電商平臺,除了阿里巴巴其他都很難盈利,基本每單都是虧錢的。因爲獲客的流量成本太高。”在他看來,從線下渠道向線上交易轉移,遠比從線上向線下擴張的成功率高

“易果的運營虧損率至少在30%,甚至更高。這種燒錢遊戲,必須有強大的資本支撐。”資深電商觀察人士魯振旺曾透露。事實的確如此,近幾年來,陸續倒下的生鮮電商公司包括呆蘿蔔、妙生活、吉及鮮、我廚等平臺,行業洗牌在持續加劇。

美團、叮咚買菜等新玩家陸續進場時,易果生鮮的上一輪融資還停留在2017年。同時,易果生鮮對於阿里的資本注入,沒有做到專款專用。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17年8月,天貓事業部給予易果的3億元D輪融資,原本想讓其用在旗下物流品牌安鮮達的建設上,加強天貓超市三公里半徑的即時冷鏈配送能力,但易果生鮮卻將融資挪用至全球生鮮採購的雲象供應鏈中。這也與後面三年新零售的發展趨勢相去甚遠。

據悉,易果生鮮大多采取中心倉模式運營,也就是將產品從自家的倉庫,直接配送至最終客戶手中。而盒馬從線下門店起家,採用的是前置倉模式,輻射社區3公里範圍。就配送模式來看,後者在配送時間和成本方面更有優勢,也與阿里巴巴的平臺基因更加契合。

資本支撐的收縮

在失去了阿里巴巴的資金與業務支持後,難以自我造血的易果最終黯然退場。但是,戰場上永遠不缺新鮮的血液。

目前,生鮮電商行業包括多種商業模式,有以京東生鮮、天貓生鮮、拼多多爲代表的綜合平臺模式,也有以每日優鮮、京東到家、叮咚買菜爲代表的O2O生鮮電商模式。此外,以盒馬鮮生、7Fresh爲代表的“到店+到家”模式,也逐漸向“三公里”生活圈內滲透。

搶灘戰還在繼續,但虧損並沒有消失。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有4000多家生鮮電商入局者,僅4%盈虧平衡,虧損佔到88%,有7%是鉅額虧損,而最終盈利的僅有1%。

資本顯然已經不再有當初的耐心。據網經社電數寶”監測數據顯示,生鮮電商融資事件從2013年的3次到2014年的26次,同比增長766.66%。直至2015年,融資達到70次,同比增長169.23%。在此後的3年間(2016-2018年),融資事件數量有所回落,分別達到55次、24次、36次。截止2019年12月11日,融資數量爲22次,同比下降38.89%。

2019年12月6日,生鮮電商“吉及鮮”宣佈公司融資失敗,規模盈利不達預期,公司要大規模裁員、關倉。“下半年資本市場非常寒冷,融資不到去年20%,所以資本市場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盈利的要求。”該公司CEO臺璐陽在內部大會中表示,吉及鮮沒做到規模化盈利,因此融資不是特別順利,再加上呆蘿蔔倒閉事件,讓“資本市場基本不再看好生鮮的投資了。”

事實上,我國生鮮電商行業產業鏈較長,一般包括上游供貨方、中游供應方、電商平臺、物流,要經歷4-5個環節,才能到終端消費者。由於生鮮產品不易保存,生鮮電商如果缺乏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冗長的供應鏈會降低商品的流通效率,加大損耗,其在供應鏈端無任何優勢存在。

即使部分生鮮電商從供應鏈出發,通過直採、自建冷鏈等方式構建壁壘,同樣面臨投入大、建設週期長等問題。這對於靠融資續命的生鮮電商來說,其壓力可想而知。

同時,生鮮電商平臺商品種類雷同度較高,比如認養一頭牛純牛奶、徐溪黑豬肉、新疆西周哈密瓜、卡式鮮酪乳、越南巴沙魚柳等產品在京東生鮮、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平臺均有銷售,價格差異也不大。對顧客來說,平臺優惠和配送速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難以形成長期的顧客黏性。

網經社高級電商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21Tech採訪時認爲,綜合生鮮電商的發展來看,前置倉是離消費者越來越近的一種模式,在較短的時間內,送到消費者手中成爲剛需。但是,前置倉的痛點在於其後臺成本以及配送成本,比較符合一線城市快節奏生活下消費者的需求,要突破的話需要走到更多的城市去,那就需要形成高密度的訂單,才能更好地發展。未來,生鮮市場會呈現菜市場、超市和社區生鮮等多種業態共存的局面。

綜合多方觀點來看,傳統的生鮮電商網站,受制於時效性,將逐漸失去自己的競爭力,轉型迫在眉睫。

(作者:陶力,實習生孔澤思 編輯:劉雪瑩,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