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所國內外高校攜615項科技創新成果亮相工博會高校展區

工博會高校展區 攝影:範易成

9月24日,第24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本屆工博會展覽面積約28萬平方米,設置9大專業主題展,吸引了來自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家參展商。

高校展區是工博會備受矚目的展區之一,重點展示高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賦能產業創新發展的科技成果。今年共有75所高校參展,按地域分佈來看,上海地區高校20所,外省市高校50所,國外高校5所。國內參展高校中雙一流建設高校43所,佔比達61%。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工博會高校展區首次在集中展示區按專業領域進行佈局,圍繞節能環保與新能源、智能製造與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生物醫藥五大領域進行展示。此外,工博會今年繼續通過高校科技成果數化展示平臺,以及官方線上平臺,推動高校科技成果5+365常態化展示。

成功實現了國產替代的“鋰電味精”、作業水深突破4000米的“大國重器”、簡單一噴就能預防病毒感染的新型噴劑、能適應複雜環境的人形機器人……75所高校共帶來了615項科技創新成果,重點展示能夠展現高校的創新策源能力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上海交通大學展區 攝影:範易成

上海交通大學本次共展示了23項重大科研進展,項目涵蓋了先進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綠色環保、醫療設備等多個領域。其中,由丁顯廷教授團隊研發的超微量單細胞多重功能蛋白檢測系統,採用新型光敏和溫敏凝膠以及高精度光刻技術,自主研發並穩定生產微量單細胞多重蛋白檢測芯片,實現了單細胞精度的高通量、高效率、低丰度生物標誌物檢測,打破全球檢測瓶頸,標誌着我國在該領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上海大學展出的人形機器人 攝影:範易成

在上海大學展臺,一臺動作靈敏的機器人吸引衆多觀衆駐足。據介紹,該機器人是學校智能結構與共融機器人實驗室針推出的人形機器人,具有在複雜工作環境作業和抗干擾的特性。其利用非結構化動態語義分割與智能識別技術,實現了各類動態環境和目標的精確辨知。針對空間大、任務多的工況,開發了複雜工工況下多智能體/部件協調調度與任務規劃技術,實現了大空間尺度下任務的高效規劃。

“海鮣號”水下裝備智能清洗機器人 攝影:範易成

據統計,世界各國遠洋船舶每年因海洋附着生物造成的經濟損失就超百億美元,航運業對於先進的船舶清洗機器人有着迫切的需求。上海理工大學本次展示了機械工程學院朱大奇科研團隊研發的“海鮣號”水下裝備智能清洗機器人,團隊從船體清洗裝備和關鍵技術需求出發,歷經多年的產學研聯合攻關,突破了浮游+爬行模塊化重構技術、水下負壓吸附機構、水下空化射流清洗工具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該機器人可廣泛應用於深海水下裝備清洗領域,如遠洋船舶的海洋附着物清洗與除鏽,海上石油平臺與風電平臺水下清洗,深海養殖裝備與橋樑水下結構的清洗等。

“功能納米材料的火焰燃燒合成及其產業化應用”項目 攝影:範易成

“與進口的材料相比,我們的國產替代材料的價格可以便宜一半。”在華東理工大學展臺,界面新聞記者瞭解到,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胡彥傑教授團隊的“功能納米材料的火焰燃燒合成及其產業化應用”項目已經成功實現產業化。應用他們的研發工藝,生產出的二氧化鈦功能納米材料,可以作爲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功能添加劑,有效改善鋰電池的離子電導率和循環穩定性。胡彥傑稱其爲“鋰電味精”。據介紹,該材料原先依賴進口,目前項目組採用華理專利作價入股實施成果轉化,成立了“河南華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國內率先建成投產了500噸/年氣相法納米二氧化鈦工業化連續生產裝置,產品在多個鋰電正極材料頭部企業實現規模化銷售,在市場競爭中具有產品性能和供貨產能的雙重優勢,實現了進口產品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中國工博會設“CIIF大獎”、“CIIF專業獎”和“CIIF工匠獎”,表彰在工業製造領域具有引領作用的技術、產品及人物。

上海高校方面,同濟大學的複雜高濃度溶液原價態原形態原相態實時監測儀獲“CIIF大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獲“CIIF工匠獎”。

界面新聞記者從同濟大學獲悉,我國工業行業發展正處於量變到質變的提升階段,但長期面臨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的瓶頸限制,高端儀器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國內外現有檢測儀器均無法快速直測複雜高濃度工業液體,難以實現對微觀化學過程的實時調控,造成資源轉化率降低,大量污染物產生,不僅處置成本高,而且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負面環境影響。

複雜高濃度溶液原價態原形態原相態實時監測儀由同濟大學段寧院士團隊研製,依託團隊在光譜學基礎理論、元器件組件及數字化技術的原始創新,實現了污染防治高端儀器從0到1的突破,整體技術國際領先。

監測儀將工業液體組分濃度的測定時間由原先的2~4小時縮短至6~8秒,相對誤差小於10%,還可準確獲知其價態、形態和相態,而這些微觀化學信息對於調控反應方向和效率至關重要。有了實時監測這雙“眼睛”,污染物的形成和變化過程一目瞭然。據悉,監測儀目前在多個行業被廣泛採用,可削減50%~80%污染物。年新增銷售額12億元,利潤3.8億元。

“CIIF工匠獎”是本屆中國工博會新增設的獎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血管病專家葛均波院士因其在重大心血管疾病診療技術革新和成果轉化領域的卓越貢獻獲得了這一獎項。

界面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獲悉,葛均波除了多年奮戰在臨牀一線,在學術科研中也不斷突破,取得了多項心血管疾病研究方面的創新成果。在介入治療技術創新領域中,葛均波首次發現心肌橋血管內超聲特徵性“半月現象”,將心肌橋的檢出率從不足5%大幅提升至95%以上。這項發現被編入國際經典心血管病教科書,成爲現行心肌橋診斷的標準,也得到了“葛氏現象”的別稱。在複雜冠脈病變介入治療方面,面對被稱爲“最後堡壘”的冠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TO),葛均波首創了“逆向導絲技術”及其系列輔助技術,同樣大幅提高了手術成功率,成爲CTO介入治療的三大常規術式之一。

此外,葛均波也積極推動心血管疾病的快速響應機制的建設,比如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急性心肌梗死搶救快速反應“綠色通道”,至今已挽救了超過萬名患者的生命。同時,他還倡導並參與構建了中國胸痛中心、房顫中心等多個專業機構,致力於通過優化診療流程提高有關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