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人論壇熱議改革開放 倡政府四減「多一些市場說了算」
50人經濟論壇16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專題研討會,主題爲「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使命」。會上除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論壇成立二十年,中財委、新浪網、多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也就「未來改革開放的着力點」進行討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表示,從過去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中,可以確立「堅持市場化、法制化」的改革方向,「凡是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推進得比較好的時候,大陸經濟增長的質量和速度就表現得比較好,人民羣衆的福利也得到比較多的提高,社會和諧的氣氛就能夠保持甚至改進。」
另外,他認爲,目前改革沒有到位,是因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沒有到位,「目前經濟運行依靠大量投資去拉動經濟增長,但大量投資又容易造成槓桿率過高」,而解決辦法就是「提高效率」,至於效率能不能提高,歸根究底還是要靠改革。
關於現在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表示,結構性改革一定是發生在供給側,至於是短期痛苦長期見效,還是當期就很快見效,就需要需求側方面政策的配合。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圖/CFP)
在供給側端的勞動力、資本、土地要素的部分,樓繼偉說,要促進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就要加快改革戶籍、養老、醫保等制約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制度;資本方面,重點是如何使金融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土地方面,要加快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提高土地配置效率。
除此之外,針對產能過剩、庫存高起、槓桿偏高、成本過高、短板突出等結構性問題,目前有提出「三去一降一補」的目標和任務,但現在很多做法是把它當成「手段」,像去產能就給各省下指標,是採取屬於計劃經濟時代的「關停並轉升」;在未來,推動改革的核心是要破除「制約生產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的體制機制障礙,要讓市場起作用。
▲河北唐山城市鋼廠搬遷改造計劃,用以生產高強度汽車結構鋼、集裝箱用鋼、耐候鋼、雙相鋼等高附加值產品。(圖/CFP)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認爲,應該好好處理社會主義和市場之間的資源配置,「少一些集中力量辦大事,多一些市場說了算」,並通過改革形成一些促進平衡發展的機制。
他舉了幾個例子,像是自動糾正經濟結構性失衡、經濟的金融化、經濟房地產化的機制,能形成有利於突破核心技術、城鄉區域協調、公共服務均等化、收入分配合理化以及綠色低碳循環的體制機制。另外,他也強調,要建立健全保障人民民主權利、保障人權、依法辦事、司法公正的制度。
楊偉民還建議,要從「簡政放權」過渡到「減政減權減稅減費」,其中,減政就是要減少政府機構、行政層級;減權最核心的就是減少政府決定資源配置的權力。
他說,如果在三級行政的架構下,縣區政府可以不再負責轄區的經濟增長、財政收入、投資,主要負責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在此基礎上才能大規模的減稅減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認爲,要深化市場化的改革,政府就要讓渡權力,將掌握的資源更多地交給市場來配置,但這往往會遇到阻力,因爲現在約束機制正逐步強化,但激勵機制沒有很好地銜接。關於這方面的改革,王一明認爲,「產權激勵」可能是最好的激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