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虧光10億元!近400年曆史的“中華老字號”又塌房了?
引言:A股“太爺”再陷危機?被一顆蒜毀掉的,生於1663年的張小泉,在落寞了幾年後,這次的“太子繼位”怕是受財務牽連。
開頭先說一個冷知識,“張小泉”刀具的原名叫張大隆,“生”於400年前,算得上真正的祖師爺。
在新世紀,有過出圈時刻,出鏡過熱播美劇“漢尼拔”飾演者的菜刀。
有過至暗時刻,一刀拍蒜魂斷百年老招牌,高管下線親自“教中國人用米其林刀法”惹衆嘲,業績暴跌至今日。
曾經“北有王麻子(1651年),中有曹正興(1840年),南有張小泉(1628年)”,而如今前兩個已經涼涼了,只有一個還在堅守。
剩下的張小泉,路在何方?
小心接班變接盤!
百年“張小泉”讓人捏了一把汗
“張小泉”的名號大致創立在明崇禎元年,什麼年份?大概是400多年前吧。
而1781年的“張小泉”還屬於御用刀具,甚至獲得過乾隆的親筆題名。所以論輩分,“張小泉”在A股得尊稱一聲太爺,但論A股年紀,它只排得上孫子。
因爲,這位400多歲的“張小泉”,上市還不到3年。富春控股集團可以說是張小泉上市背後的神秘推手。
自2007年起,由張國標、張樟生爲代表的富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春控股)斥資1.2億元。
獲得了和張小泉集團(以下簡稱張小泉)70%的股權後,就成功助推張小泉在2021年正式上市。
圖源:市界
上市之後藉着百年老字號的名氣,早期混得那是風生水起。
但近日,張小泉和上次的史詩級公關災難一樣,又一次不是因爲它的刀而走上了熱搜榜。
因爲這次相關公告顯示的高層大換血,被爆很有可能並不是一場簡單的人事變動,更像是被鉅額的財務危機所牽連的結果。
作爲A股裡“刀剪第一股”的“張小泉”,重新站回輿論風暴中心。
根據財報顯示,這幾年張小泉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96%、-47.28%、-39.48%,甚至連2022年本年末與上年末的各項增減比例一欄,除了總資產外,這些數值清一色都顯示負數。
而這樣“糟糕”的業績自然會引來深交所的“親切”問詢,根據詢問函顯示,深交所總共提出了10項問題。
除了針對業績提出的問題外,其中的兩項內容也透露出了一絲端倪,所以,也難怪會被外界質疑財務狀況。
一是張小泉的募投項目持續虧損。根據財報,張小泉募集超3.54億資金進行的智能製造中心項目,目前已累計虧損2500萬元。
二是張小泉集團近期有一筆1.278億元借款逾期了。張小泉集團被列爲被執行人。
與此同時,作爲掌握張小泉70%股權的富春控股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爲富春控股也因爲一筆3億元的借款逾期,將與之關聯的人全部拖下水,變成被執行人。
而這已經不是富春控股第一次被執行了。
根據中國執行公開網信息顯示,富春控股於今年的3月和5月,已經分別被執行了3次,執行標的高達6.7億元。
連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在今年都被執行了2次,執行標的近3.8億元。
更不用說張國標、張樟生這兩位實際控股人了,他們身上揹負的債也小不到哪裡去。
根據資料顯示,張國標今年共被執行10次,張樟生今年共被執行2次,兩人加起來的被執行標的超10億元。
隨着時間 的推移,這些數字可能還會繼續上升,所以,用千瘡百孔來形容富春控股和張小泉這對“落難父子”,不足爲過。
而這次張小泉的前控股張國標、張樟生的退位,改由各自的兒子來接班的舉措,讓人懷疑是業績低迷、或是前控股人的債務問題所導致的,怕不是空穴來訪。
畢竟在今年上半年,這位“刀剪第一股”就被媒體挖出,在多重利空下的情況下。
張小泉的部分原始股東和機構投資者都開始坐不住了,紛紛不約而同的開展一場輪番減持股票的“運動”。
但其實瞭解完張小泉曾經的高光時刻,也就理解如今爲會慘遭“拋棄”了。
當時的張小泉可以說是出道即巔峰,2021年上市剛開盤的時候股價最高漲幅接近400%。
截至當日收盤,張小泉股價爲34.09元,漲幅394.06%,市值約爲53億元。後面的走勢也散發着極大的潛力。
而截止今日發稿,張小泉的股價降落爲11.18元,總市值只剩17.92億。按保守估計,上市3年,張小泉蒸發了近36億元。
這就更令人懷疑了,張小泉如今的尷尬處境是否或多或少都摻雜着一部分的“奪門”後遺症呢?
雖說張小泉400多年的歷史,都快趕上半個世紀了, 幾經易主也是正常的事情。
最開始,張小泉的名字也是由十幾家刀具商店共同使用,但這時候還是徒弟傳徒弟或者老爸傳兒子。
隨着“張小泉”工廠的成立,店鋪雖然開始合併,只留下杭州和上海的兩個“張小泉”,但這時候,張小泉還有“張氏家族”的影子。
但自從富春集團“看上了”張小泉之後,事態就開啓了另一種走向,雖說沒有他們的接手,張小泉可能支撐不到現在。
但後來的走勢也非常令人深思。
他們先是先是斥資1.2億元買下“張小泉”70%的股份,讓他們獲得了商標使用權。可想而知,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所以,他們開始發揮一波“鈔能力”強勢進攻,他們先是用1000多萬成立了“張小泉公司”,然後開始施展拳腳,一邊和“上海張小泉”展開“奪標大戰”,一邊“增資”“杭州張小泉”。
結局可想而知,這場“商戰”變成了一次戰略合作,富春集團100%的將張小泉收入囊中。
張小泉後面的發展衆所周知了,張小泉一邊瘋狂融資,一邊離消費者越來越遠......
其實作爲百年老品牌,質量本應無可挑剔,但接下來張小泉管理層的屢出昏招,更是將張小泉親手緩緩墜入懸崖。
承載着乾隆時代餘暉的張小泉,就這樣被玩壞了。
消費者教育暗諷中國人?
網友:“我媽說她用刀的時候你還沒出生”
最經典的就是“拍蒜門”事件,如果說一頭大蒜將百年企業拍的粉身碎骨,自此開啓了業績下滑之路的話。
那張小泉的危機公關可以說是將它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中國人的家裡可以沒有蔥,但一定要有蒜。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回國後,蒜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但是當消費者向張小泉的客服反映,用他們家的菜刀拍蒜刀竟然斷成兩截後。
客服在表示同意退換貨的同時,還補充了一句“咱家的刀不建議拍蒜”。
這......不能拍蒜的刀,還能算菜刀?
此事一出,立刻激起千層浪,網友瞬間炸開了鍋。
雖然在一片嘲諷中,有人指出了正確的觀點,就是不同功能的菜刀有不同材質和效能,網友這款菜刀不支持拍蒜的提醒其實是對的,因爲太鋒利的刀一般都比較脆。
這也是當時“王麻子和十八子作”等刀具把自己的刀,50%的技能點加在鋒利上,另外50%的技能點加在“韌性”後。
才能在社交平臺直播了一天拍蒜,而刀還完好無損的主要原因。
但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張小泉的危機公關卻給網友完美的上演了一場“災難”。
一段張小泉高管親自下場教“中國人用菜刀”的視頻,再度將輿論炒至最高點。
“中國人幾十年的切菜都是錯的,你看看所有的米其林,都不是這麼切的,所以我們的刀也針對性的進行了改良。”
該消息一出就點燃了大衆的怒火。
“成立於1628年的張小泉,居然不敵1920年成立的米其林?國人用了一輩子的刀你告訴要我要學米其林?”
生活在中國陝西80萬年前用石頭割肉的藍田人笑了,4500年前龍山文化的四把青石菜刀也要笑了。
如果張小泉先生還健在的話,只怕半夜都要坐起來納悶一句“不是,他有病吧”。
參考上一次這麼教育消費者的鐘薛高,如今已經在賣烤紅薯了......覆水難收,張小泉幾百年的口碑算是栽了。
如果說一次公關失誤只是對品牌形象造成影響的話,那2022年公佈的財報中顯示,代工產量佔比78%,更是直接將張小泉拉下神壇。
畢竟,這不免令人深思,傳承去哪裡了?
難道工匠精神的傳承是否和商業化的管理難道真的不能共存嗎?
起源於公元936年的保寧醋,至今已有1千多歲,王致和也有354歲的歷史,而稻香村也有250歲的高齡......
還有更多的老國貨在苦苦堅守,但他們在創新的同時一直在傳承。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商業戰爭裡都說國貨路難行,外企的風頭一直碾壓國企,但在以前,老外才是中國的跟屁蟲。
把中國文物帶回家的《逃出大英博物館》就是最好的證明,同時也證明了,國貨之光正在年輕一代人身上再次點燃。
百年老企的風雨兼程,在“世”在人
張小泉在脫離“張氏家族”之前,可以說不溫不火,如果偏激一點的話,可以說是苟延殘喘。
因爲刀剪行業的市場確實不像快消品一樣,可以快速的積累財富和擴張。
但可能人紅是非多,當張小泉在被富春控股接管之後,知名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
但這樣的曝光,同樣是預示着張小泉的一舉一動將會被大家拿放大鏡來看。
爲了貼近市場,張小泉不是沒有做努力,張小泉早在2011年就開始組建自己的電商團隊了,在多個電商平臺都有自己的旗艦店,直播帶貨也能看見它的身影。
甚至還蹭了一波《中國有嘻哈》的熱度,推出“泉叔”的IP形象,還有“變形金剛”“鬼冢”等頗具新意的刀具。
還在前兩年入場了廚具廚電、家居五金等類目。
還被媒體爆料,張小泉在售的除了傳統的刀、剪產品外,還有美容個護、嬰童用品、水杯、男士剃鬚刀,甚至護手霜等多種產品。
擴寬渠道是沒問題的,但是這條路會不會越走越偏了呢?
菜刀難道真的沒有研究空間了嗎?
從中科院一把專利菜刀不僅將激光熔覆技術應用到刀具上,還將40多種特調鋼粉末與304銅離子抗菌不鏽鋼材料相結合來看,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如果說張小泉主攻的市場是高端廚具的話,據國金證券研究所統計,以阿里平臺爲例。在2021年,700元以上的刀具市場,雙立人刀具“基本佔據半壁江山”。更不要說上千的刀具了。
圖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300元區間的廚具張小泉也僅僅是位列第二,第一名仍然是雙立人。而在張小泉旗艦店裡顯示菜刀熱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售價均在100元以下。
很明顯,張小泉卡在了一個尷尬的位置,雖然在2019年,張國標的女兒張新夏接受《家族企業》雜誌專訪時表示,張小泉對標的不是雙立人,而是貝印集團。
但貌似,不管是雙立人還是貝印集團,貌似都只落得個“兩頭不到岸”的尷尬處境。
2023年11月,商務部公佈已經倒閉的老字號已超過50個,業績下滑的超過了70個,張小泉被列入需整改名單。
和張小泉共享百年刀剪譽名的王麻子,在2002年由於連年虧損不得不申請破產,並資本全盤收購。
300多年的歷史宣告結束。
而曹正興早已淹沒於歷史的滾滾車輪之下,至今停產二十六載。
張小泉這一路走來,確實步履艱難,而富春集團的接手,確實曾經帶給張小泉很多高光時刻。
存續幾十年上百年的企業往往象百歲老人一般,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乘風破浪,沉澱了智慧也歷經了風霜。
如今越來越多的富二代開始下場接手父業了,許多富二代在商業玩得風生水起,將自己變成“富一代”,而這次接手張小泉的新一代年輕人,是否會帶領張小泉煥發新活力呢?
大家對此有什麼想法嗎?你有買過張小泉的刀嗎?他們的工藝如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